歲月深,,年味濃,新年的腳步踩著時(shí)令的節(jié)拍一天天臨近了,。人們心中,再沒有比慶祝新年更隆重的節(jié)日了,。
相比之下,,我更懷念小時(shí)候過年。
小時(shí)候傻傻的,,總是盼望著過年,,盼望著自己快點(diǎn)長大,。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新年的渴望不再急切和熱烈,但總覺得時(shí)光的鐘表越走越快,。一眨眼,,又是一年。
過年,,是家家戶戶團(tuán)圓的日子,,天南地北的游子們都匆匆返回一個(gè)叫家的地方,親情相擁,,溫馨團(tuán)聚,。久別重逢,笑容綻放臉頰,,碰了面互相打個(gè)招呼,,來幾句溫暖的問候,那種回家的感覺快樂和甜蜜,。
歲歲年年,,祖祖輩輩的傳統(tǒng)風(fēng)俗代代相傳。
進(jìn)入臘月,,準(zhǔn)備新年就被提上了日程,。濃濃的年味就是父母在忙忙碌碌中置辦年貨。農(nóng)家的集市上,,買賣格外火爆,,擺放的都是些日常生活的用品。盤碗碟子,、紙香蠟燭,、大叔大媽們自己做的蓋墊、扎的掃帚,、笤帚,,從菜窖子里扒出來帶著泥土氣息的白菜蘿卜,、辣菜疙瘩、土豆……雜七雜八,,琳瑯滿目,。添筷子添碗是置辦年貨的首選,代表添加人口,。買紙香是敬天,、敬地、敬祖上,,人人要懷有敬畏之心,。吃食之物買好了留著正月里招待親朋好友的。
年味是紅色的:大紅的春聯(lián),、大紅的燈籠,、大紅的窗花……年味是香甜的:五顏六色的糖果、各種平日里吃不到的甜點(diǎn),、包著芝麻餡和花生餡的湯圓……年味是滿懷期待的:寫下新一年的目標(biāo),,奔赴新的征程。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開啟了過大年的序幕,。這天晚上,灶王爺要上天過年,,叫辭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家家戶戶的灶臺旁,都有一個(gè)灶王,。二十三這天晚上,,做好的飯要先供在灶王爺面前,然后全家才吃,。還要放上貢品,,尤其是糖瓜,萬萬不能少的,,傳說灶王爺吃了糖瓜才更加甜言蜜語,,向天庭光說好話,帶回一年的好運(yùn)連連,、五谷豐登,。
送完灶之后,家家戶戶就開始忙碌起來,。先是大掃除,,收拾衛(wèi)生,,角角落落,打掃得一塵不染,。所有的物品,,清洗污漬,東西雖然破舊,,但都被擦拭過,,簡樸而干凈。一年的晦氣一掃而空,,心情豁然開朗,。繼而做豆腐、蒸饅頭,、殺豬宰雞,、貼春聯(lián)、祭祀等等點(diǎn)點(diǎn)滴滴的往事,,至今我還記憶猶新,。
人們心情愉悅,,喜笑顏開,,沉浸在濃濃的親情中,帶著祝福和期盼,。
年底這一天,,要準(zhǔn)備年夜飯。先是貼春聯(lián),,大紅燈籠高高掛,,喜氣洋洋的氣氛立刻得到升華。陣陣鞭炮聲,,讓年味更加濃重,。屋子里燈火輝煌,煙霧繚繞,。家人落坐,,美食端上餐桌,一頓溫暖的年夜飯,,讓親情凝結(jié),,讓笑容蕩漾。
大年初一大拜年,。一家一當(dāng)?shù)?,外姓的,全村出?dòng),。都穿著鮮艷的衣服,,干凈漂亮,,見了面互相打著招呼,說著“過年好”,,臉上洋溢著甜甜的笑,。
初二開始,走親訪友,。一般先去走丈人家,,閨女、女婿,、孩子齊上陣,。去之前,同家族的人先上祖墳上墳,,放鞭炮和煙花,,哪個(gè)家族的鞭炮響得熱烈,說明子孫滿堂,,福氣滿滿,。
初五以后,年就忙得差不多了,。
初六或初八,,沿街旺鋪就開始開張營業(yè)了。
一元復(fù)始龍?jiān)鰵q,,萬象生輝燕報(bào)春,。盤點(diǎn)一年的生活,一輪新的曙光在向我們招手,。
?。ㄗ髡呦禐H坊市作協(xié)會員,山東省散文學(xué)會會員,,諸城市作協(xié)會員,。)
1 條記錄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