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什么,,總得有吸引人的地方,,而這個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趣。趣是什么?就是獨一無二,,就是與眾不同,就是讓你莞爾或者開懷的那一瞬間。《哪吒之魔童鬧?!罚ㄒ韵潞喎Q《哪吒2》)能把你的心拴在影城兩個小時,靠的就是老少皆宜的奇趣,。奇趣能破愁解悶,,能讓精神放假。奇趣能讓美對準自由的心靈綻放,。
美國電影理論家布賴恩·漢德森在論文《〈搜索者〉——一個美國的困境》中,,重述法國理論家福柯的觀點:“重要的是講述神話的年代,,而不是神話所講述的年代?!边@句話在電影批評中經常被引用,。它強調,對于電影的意識形態(tài)批評而言,,最為重要的參照系數(shù)不是影片中故事發(fā)生的年代,,而是制作、發(fā)行,、放映影片的年代,。影片的制作者選擇某個歷史年代作為被講述的年代,將他們的人物故事安放在某些歷史場景之中,,其重要依據無疑是他們置身的社會現(xiàn)實,。具體到《哪吒2》,簡單概括就是:延續(xù)經典神話,,融入現(xiàn)代視角,,通過哪吒、敖丙,、申公豹三個家庭的故事,,展現(xiàn)了親情、友情與責任的復雜關系,,反映了人性在困境中的掙扎與成長,。電影向觀眾傳遞了當下需要的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即使命運不公,我們也要勇敢面對,、積極抗爭,。
趣是中國藝術美學的重要范疇。以奇趣為美,,亦真亦幻,,是好多作家藝術家的審美追求。《哪吒2》脫胎于小說《封神演義》,,導演餃子抖落經典的塵埃,,對哪吒這一經典神話角色進行了大膽的重構,將其置于一個既古老又新穎的背景下,,講述了哪吒從被視為邪惡化身到最終成為英雄的成長歷程,。這種敘事方式讓觀眾重新審視了哪吒這一形象,并為其賦予了新的生命,。餃子和他的團隊緊緊咬住趣這個寶貝不放,,處處以奇趣推進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讓觀眾在情緒的起伏中共鳴,。從哪吒調皮搗蛋的性格,,到與敵人斗智斗勇的場景,都讓人忍俊不禁,。這些笑點不僅讓兒童觀眾開心,,也引發(fā)了成年觀眾的共鳴,使《哪吒2》成為一部老少通吃的影片,。
如天劫之后,,哪吒與敖丙面臨肉身消散的危機,太乙真人計劃用七色寶蓮重塑他們的肉身,,但在這一過程中遭遇了諸多挑戰(zhàn),。其中有這樣的橋段:哪吒和敖丙一起去仙宮考試,哪吒因為緊張要上廁所,,結果帶路的小徒弟中途走開,,哪吒迷路誤把收集甘露之地當成了廁所。在夸贊完神仙們的廁所高大上之后,,哪吒把尿撒在了其中一缸甘露中,。返回敖丙和師父身邊后,無量仙翁說要請他們品嘗甘露,,結果拿來的正是其中有尿液的那份,。品出異味的哪吒吐了,得知真相的太乙真人也吐了,,只有無量仙翁喝得有滋有味,,且捋著胡子搖頭晃腦:“這甘露滋味非常濃郁,以后都用這個配方做甘露,!”演到此處,,電影院里大人小孩笑成一片。這讓我想起若干年前看電影《紅高粱》,,其中“我爺爺在酒簍里撒尿”的橋段,。這樣的惡作劇,,恰恰是童趣的顯現(xiàn),童趣解構了“神”與“圣”,。
影片中太乙真人的各種出糗行為也帶來了很多趣味,。太乙真人在嘗試用物理去火的方式讓哪吒練定力時,慘遭“偷家”,,被哪吒提醒后驚坐起,,反差上演“不淡定”。影片在展現(xiàn)哪吒與他纏斗的命運之時,,用風趣的視角調侃了近年來動畫作品常見的丑陋鬼怪設定,,使得這些角色在暴風雨般的打斗中顯得更加傳神。另外,,影片繼承了《哪吒1》的無厘頭效果,,諸多有趣點也讓人捧腹。
奇趣背后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元素的支撐,。哪吒鬧海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詳,,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對正義與勇氣追求的象征。在影片中,,哪吒與敖丙由“混元珠”一分為二,形成一紅一藍,、一惡一善,、一火一水的對比,呼應了道家“道生一,,一生二”的哲學思想,。同時,哪吒的成長歷程也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的“道法自然”以及“天人合一”的理念,,體現(xiàn)出人類追求回歸自然,、開闊心胸、涵養(yǎng)精神的意趣追求,,以及大道天成的天趣之境的審美理想,。《哪吒2》還深入探討了個體與集體,、責任與犧牲等哲學命題,,觸及了人性、親情,、友情等接地氣的現(xiàn)實問題,。在此不贅述。
在人物塑造上,,哪吒的形象被賦予了全新的生命,,不再單一,、刻板,而是一個有血有肉,、充滿矛盾與掙扎的個體,,這種轉變使得角色更加立體。通過哪吒這個角色,,電影探討了命運,、自由與責任的關系,哪吒多次面對“輪回”的宿命,,每一次選擇都在暗示道路并非唯一,,而是可以被打破和創(chuàng)造的。這種反叛精神不僅是對命運的抗爭,,也在無形中傳遞著現(xiàn)代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對面臨的種種選擇與壓力的思考,。對反派人物塑造,也不是簡單粗暴,、非白即黑的處理,,而是讓人物展現(xiàn)得更加豐富復雜,無量仙翁這一角色的形象塑造極具特色且富有深意,。從外觀形象上看,,無量仙翁融合了傳統(tǒng)道教神仙元素(如拂塵、鶴發(fā)童顏等)與夸張的卡通化特征(如臃腫的體型),,這種反差可能暗含對某些“權威”的諷刺,,即表面威嚴神圣,凜然不可侵犯,,實則僵化腐朽,。無量仙翁這一角色不僅推動了劇情的發(fā)展,也深化了電影的主題,。他代表的闡教,,打著順應天命的旗號,恃強凌弱,,與哪吒和敖丙代表的年輕人的反抗精神形成了鮮明對比,。通過這一角色,電影描畫了腐朽勢力的頑固性,,并呼吁個體在逆境中自我覺醒,,同時也讓觀眾看到了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壓迫與反壓迫之間的激烈碰撞,??偟膩碚f,無量仙翁這一角色的形象塑造是成功的,,他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復雜的性格,,是電影中不可或缺的關鍵人物,。殷夫人的形象打破了傳統(tǒng)意義上女性柔弱的刻板印象,她集母親,、妻子,、武將多重身份于一身,用自己的方式詮釋了母性的力量,,散發(fā)出母愛的光輝,,照亮了銀幕。她對哪吒的關愛和保護,,如“別怕,,娘在這兒”這句簡單而有力的話,戳中了無數(shù)觀眾的淚點,。對父輩形象的塑造也可圈可點,,盡管李靖、敖光和申正道身處不同規(guī)則,,且經歷,、身份和性格迥異,但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詮釋出父親這一角色的厚重與不易,。
記得山東藝術學院孫曉娜教授在一次演講中談到,,在長期的美學演進歷程中形成了物趣、人趣與天趣的不同審美指向,、審美層境和審美創(chuàng)新范式,。套用孫教授的觀點,《哪吒2》對于物趣,、人趣與天趣的審美指向、審美層境和審美創(chuàng)新范式進行了當代闡釋與創(chuàng)新,。比如,,在視覺設計上融入了大量的傳統(tǒng)文化元素,即物趣呈現(xiàn),,物趣的表達滲透著人趣的主體性思考,。哪吒使用“風火輪”和“混天綾”時的場景,既保留了傳統(tǒng)神話的神秘感,,又融入了現(xiàn)代科技的酷炫感,。影片中的物趣還有:哪吒和小妹的肚兜、成年人的右衽等,,都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服飾的特點,。此外,影片中的建筑,、山水畫等元素也充滿了中國風,。影片中的音樂和配樂同樣融入了傳統(tǒng)文化元素,。民樂的使用,如編鐘,、古琴,、二胡等樂器的演奏,為影片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氣息,。這些樂器不僅是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代表,,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另外,,餃子作為四川人自然而然地將家鄉(xiāng)的文化融入影片中,。太乙真人這一角色的川普發(fā)音,以及青銅結界獸設計巧妙汲取三星堆的青銅人頭像與金面具的藝術元素,,都為影片增添了獨特的四川文化魅力,。看到青銅結界獸的形象,,一下子就把我拉到了三星堆博物館,,拓展了我的想象空間。
總體看,,影片劇情緊湊,,節(jié)奏明快,笑點,、淚點和燃點分布均勻,。據說,影片包含了超過2000個特效鏡頭,,這些特效鏡頭不僅數(shù)量龐大,,而且質量上乘。但影片也有不盡如人意之處,,比如影片中對于“正”和“邪”的界限有些模糊,,申公豹、龍族和無量仙翁等角色的行為和動機讓人有時看得一頭霧水,。反派角色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塑造,,而正派角色的行為也存在問題,這種模糊性讓觀眾難以判斷影片想要傳達的價值觀,。又比如影片中哪吒和其他角色的情感表達不夠充分和真實,,尤其是哪吒與其父母之間的關系和互動缺乏足夠的情感深度。盡管影片在制作和特效上有了顯著的提升,,但特效場面不夠精致,,有些場景的效果略顯生硬。
出了影城,,仿佛夢醒,。我大概是年齡最大的觀眾了,,包裹在一群小孩子嘰嘰喳喳的氛圍里,我身上也有了哪吒的青春氣息,,回到了陽光明媚的人世間,。我想到了美學家李澤厚的話:“想象大概是審美中的關鍵,正是它使感知超出自身,,正是它使理解不走向概念,,正是它使情感能構造另一個多樣化的幻想世界……從想象真實的東西,到真實地想象東西……”餃子和他的團隊用“以奇趣為美”的想象理念把觀眾黏住,,這就是硬核,。演出結束,我看到字幕上密密麻麻的演職人員名單,,我想到了餃子在訪談中的一句話:“創(chuàng)作是一群人的長跑,。”據說,,主創(chuàng)人員4000多人,,為了表達我的敬意,我堅持看完最后一行字幕,。
乙巳春節(jié)假期最后一天,,我沉浸式地享受了一次枝葉葳蕤的深情表達。
1 條記錄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