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諸城市密州街道白玉山子村,,位于濰河南岸,與濰河北岸的官莊店遙相呼應,,這里現在沒有山,,從前也沒有山,為什么取名“白玉山子”,?我曾經跟白玉山子村80多歲高齡的王大叔閑談,,從中了解到有關白玉山子的一些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這里原是一片沙土地,,荒無人煙。明洪武二年(1369)的一天,,這片沙土地上突然狂風大作,,一根沙柱沖天而起,隱天蔽日,。大風連續(xù)刮了很長時間,,天晴后,風刮起的黃沙硬生生地堆成了一座“山”——“狂風聚起白玉山”,。
這座沙子堆積而成的山實際上是一座沙丘,,雖然不算很高,但是它在濰河岸邊的遼闊沙地上,,突兀而起,,挺拔高聳,自然而然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這里本來是人跡罕至的地方,,因為有了這座“山”,以后便漸漸增添了不少人氣,。
不少外地來諸城做生意的人或者逃荒人路過這里,,駐足歇息,放眼遠眺,,感覺這里是一塊風水寶地,,便在此定居下來,一代一代在這里繁衍生息,,人口越來越多,,名氣越來越大。
白玉山子村處于濰河之陰,。濰河,,古稱淮河,,大河,因為舊時經常發(fā)生水澇災害,,沖毀農田農舍,,給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很大損失,因此在民間有“壞河”之說,。
傳說濰河里有個河妖叫“淮姜女”,,貪婪成性、心狠手辣,,是一個無比歹毒的主兒,。她看中了白玉山子這塊風水寶地,為了占為己有,,她給縣太爺托夢,,索要這塊寶地,用來種大姜,??h太爺在夢境中沒有答復她的要求,因為這個地方已經成為一個規(guī)模不小的村落了,,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呈現出一幅安居樂業(yè)的太平景象,。
淮姜女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她三番五次地給縣太爺托夢,說是改變主意了,,不要白玉山這個地方了,,而是一年從諸城要101個人,縣太爺問她要這么多人干什么,,淮姜女支支吾吾也說不出個原因,,縣太爺沒有答復她。怎奈淮姜女隔三差五就給縣太爺托夢,,每次都提出要101個人,,這事驚擾得縣太爺睡不好覺,最后,,縣太爺只好稀里糊涂地答應了淮姜女的要求,。
淮姜女要101人做什么?以后幾年里,,發(fā)生在濰河里的一樁樁怪事,,把淮姜女的險惡用心暴露無遺。怎么回事呢,?那些年頭一年四季,,在古老的濰河里都會淹死很多人,。河里、水灣里淹死人,,自古以來不足為奇,,怪就怪在,從年頭到年尾,,從上游到下游,,有好事者統(tǒng)計了一年中溺亡總人數,不多不少,,正好是101人,!更為奇怪的是,從濰河里打撈上來的溺亡者尸體,,都是呈跪姿,!
縣太爺見此情形,十分恐慌,,他深為自己夢中答應淮姜女一事后悔莫及,,“亡羊補牢,猶未為晚”,,他發(fā)出告示,,動員鄉(xiāng)紳大戶出錢出物,平民百姓出工出力,,要在濰河岸邊修一座寶塔,,用寶塔來鎮(zhèn)河妖。此舉深受人們擁戴,,大家齊心協力,,歷經一年時間,終于在濰河岸邊修建起一座七層高的寶塔,。
說來也怪,,自從寶塔建成之日起,淮姜女再也沒敢在濰河里興風作浪,。而且在濰河里溺亡的人數也逐年減少,。
如今的濰河變呀變了樣,河道寬闊,,細水長流,。濱河路寬敞平坦,綠化苗木四季常青,,拙村攔河閘,,截下了一灣碧水,這就是諸城人休閑的好去處———濰河水上公園,。它與白玉山子村隔河相望,,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
(作者單位:市東武小學)
1 條記錄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