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常山之名的出處,,原本有定論,,今略作梳理,。
常山上有神祠,古時每遇干旱,,人們常往祈雨,并稱“祈雨輒應,,謂其有常德,,故名”?!短藉居钣洝肪矶摹俺I健睏l引晏氏《齊記》云:“祈雨常應,,故曰常山?!碧K軾《雩泉記》亦云:“東武濱海多風,,而溝瀆不留,故率??嗪?。禱于茲山,未嘗不應,。民以其可信而恃,,蓋有常德者,故謂之常山,?!鼻蹇滴酢吨T城縣志》卷之二載:“常山,在縣治正南二十里,??h中望之,如在城上,。上古禱雨輒應,,謂其有常德,,故名?!背5率侵甘冀K不變的品德,,常山自古一以貫之,史料記載也一脈相承,。據(jù)此,,可以斷定,常山并不是因為蘇軾祈雨而得名的,。
《太平寰宇記》是北宋初期的一部地理總志,,成書于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976—983),一說成書于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到雍熙四年(987年),。顯而易見,,不管哪個時間,都比蘇軾在密州任職的時間(1074—1076)早了九十年左右,,也就是說在蘇軾沒來密州之前,,常山之名已有志書記載。毫無疑問,,常山的來歷與蘇軾是扯不上關(guān)系的,。
現(xiàn)在的問題是,竟然有人把常山的命名和蘇軾捆綁在一起,,說常山原名臥虎山,,因蘇軾在此山祈雨,常祈常應,,故更名常山,。說常山原名臥虎山是不對的,常山在諸城正南,,臥虎山在諸城東南,,二者位置不同,根本不是一座山,,清乾隆《諸城縣志》有明確的記載,。不可否認的是,因為大文豪蘇軾的到來,,加上其詩文的渲染助力,,常山聲名遠播,成為一座文化名山,。但不能因為蘇軾的名氣大,,就不顧歷史史實,非得把常山的由來記在蘇軾名下,,這是典型的拉郎配,。倘若蘇公地下有知,,也斷然不會接受的。
修志問道,,直筆著史,,歷史豈能隨意嫁接挪移?,!
?。ㄗ髡呦抵T城市歷史文化學者)
1 條記錄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