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去摘月山走了一趟,。之所以說是走而不是游或玩等其它的詞匯,,是因為去來匆匆,??杉幢闳绱?,這趟行程所見所聞所思一直在腦際盤桓,、在眼前縈繞,,很有必要把它記下來,,一抒胸中所意,。
我的家鄉(xiāng)在諸城的最西邊,與沂水縣接界,,西行七八里,,便是高低起伏、連綿不絕的沂蒙山,。家里有親戚就在這些山腳下居住,,小時候去出門走過這些山溝坡嶺,印象頗深,。而登臨摘月山,,便是從小的念想,幾乎每年都喊著去,,可一直未成行,。如今年過半百,空閑時間寬裕了,,卻不再嘟囔著去了,。今年清明節(jié)前兩天回家添土,二哥又說起此事,,說放假回來吧,,去爬摘月山,圓你小時候的夢想,。心底的這根弦又被撥動了,。正好兒子放假回來,一商量便促成了此行,。
因了假期,,兒子直睡到自然醒,。匆忙吃罷早飯走高速急趕回家,老屋都沒去看一眼,,直奔目的地,。來到山下,已是上午11點,,同行的二嫂和侄女建議將車停放在山下的村里,,從小路登山。于是,,穿過幾個胡同,、繞過幾處院落,我們來到村西邊一條村民到山上耕作走出來的小道,。仰首望,,看不到這條路的模樣,山頂?shù)膹R宇依稀可見,。初始路還寬敞,,能容納三輪、四輪車前行一會,,沒有了農(nóng)地,,也就沒有了路。我們踩著雜草,,撥弄著枯枝,,穿行在僅容一人通過的狹窄山路上。遠望山谷中,、山間梯田上,,那一樹一樹的櫻桃花開,如雪壓枝,,好似來赴一場春天的約會?,F(xiàn)在農(nóng)民懂技術會種植,把這些櫻桃樹修剪得一人高,,用繩將枝條拉下地面,,有的甚至彎擺成形,很是實用又顯情調,。坐在一塊青石上,呼吸著山里清新的空氣,,俯望著山下的村落,,眺望著遠處的山嶺,撫弄著光滑的山石,,聽聞著妻子跟二嫂談論知名不知名的花草,,享受春光之美,。正是乍暖還寒時節(jié),滿山的花花草草大都還未新發(fā),,零星的綠意時而躍于眼簾,,這何嘗不是一種風景呢。
攀行至山南入口處,,我們拾級而上,。這段路從山底到山頂皆是水泥路,入口往上是一步一階,。山勢時陡時緩,,氣力有些跟不上,遂放慢腳步,。這時三三兩兩的游人,,不時從身邊經(jīng)過,一聲聲祝福,、一句句贊美從耳畔飄過,。行至一平坦地,舉目四望,,周圍山峰連綿,,山野曠遠,勤勞的農(nóng)人已在勞作,,一派春和景明,。蜿蜒的山路鑲嵌在山腰間,將一座座山,、一個個村落連綴起來,。我不知道這條路是不是齊魯天路的一部分,但是它帶給山鄉(xiāng)人的便利可想而知,。登至山頂,,我已氣喘吁吁,顧不得去觀廟拜佛,,一屁股坐在巖石上歇息起來,。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摘月山便是如此,。傳說春秋時期道家創(chuàng)始人老子(李耳)曾在此山采藥煉丹,故名摘藥山,,又因形容其高名摘月山,。山位于濰坊安丘市西南,海拔495.1米,。姥姥家離此不足10千米,,小時候經(jīng)常聽娘念叨關于山的傳說,。山上至今保留著老子廟、老君洞,、齊長城等古跡,,附近地有老子(村)、李家巷,、李家鼎等稱謂,。每年農(nóng)歷的三月十五,方圓幾十里的人們聚集來趕老子廟會,,在老子廟前燒香許愿,,敬奉老子爺,祈禱風調雨順,,保佑平安健康,。
對于山川,我始終存有敬畏,、尊崇之心,。山上的一草一木、一石一礫,,都是上天的饋贈,,是圣潔而莊嚴的。行走期間,,往往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神奇瑰麗,折服先哲古人的精湛技藝,、睿達智慧,。登臨山川,猶如面對祖先,,一種虔誠,、敬仰之情油然而生。這或許就是刻在骨子里的寬厚仁心,、堅韌善良吧,。一念至此,不虛此行,。
?。ㄗ髡邌挝唬核赐踅洲k)
1 條記錄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