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氣溫升高注意預防感染性腹瀉
隨著氣溫逐漸升高,,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有利于微生物滋生,,食物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引起感染性腹瀉。發(fā)熱,、腹痛和腹瀉為感染性腹瀉的主要臨床表現,,接觸或食用被污染的水,、食物均可感染,人群普遍易感,,幼兒及青壯年常見,,尤其是學校、托幼機構容易出現聚集性發(fā)病,。
健康提示
1.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飲食飲水衛(wèi)生,勤洗手,,生熟分開,,海鮮食品要燒熟煮透。
2.盡量每餐不剩飯菜,,吃剩的飯菜應放10℃以下貯藏,,食用前必須充分加熱,不吃變質食物,。
3.學校,、托幼機構要加強晨午檢、消毒和室內通風,,及時換洗,、晾曬衣服和被褥。
二,、高發(fā)季節(jié)注意預防猩紅熱
猩紅熱為A群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特點為起病急、發(fā)熱,、咽峽炎,、彌漫性皮疹,繼而脫皮,。其傳染源是患者和健康帶菌者,,通過空氣飛沫傳播細菌。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以春季的4-5月,、冬季的11-12月多見,潛伏期一般為2-5天,。發(fā)病年齡以3-8歲小兒為主,,疫情多發(fā)生在托幼機構和小學。
健康提示
預防性措施應以加強兒童個人衛(wèi)生和環(huán)境衛(wèi)生為主,。
1.在高發(fā)季節(jié),,家長要密切關注兒童的身體狀況,一旦發(fā)覺兒童出現發(fā)熱或皮疹,應及時去醫(yī)院診治,;患兒居室要經常開窗通風,,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15分鐘,?;純菏褂玫氖尘邞蠓邢荆眠^的手絹等要用開水煮燙,?;純喝螅獙邮噎h(huán)境,、玩具,、家具等進行一次徹底消毒。
2.加強學校衛(wèi)生,。在猩紅熱流行期間,,托幼機構及小學要認真開展晨午檢工作,發(fā)現可疑者應請其停課,、就醫(yī)和隔離治療,。患兒接觸過的食具,、用具,、桌椅等做好消毒。室內充分通風換氣,,每日至少3次,,每次15分鐘,同時做好教室,、文具,、玩具和餐具的清潔工作。
三,、流行時期注意預防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鮑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飛沫傳播,,病程較長,,典型病例可表現為持續(xù)2-3個月的咳嗽,故稱為“百日咳”,。感染者是主要傳染源,,對嬰幼兒來說,感染百日咳的父母或其他同住人員是主要傳染源,。
健康提示
1.及時接種疫苗,。接種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是預防百日咳最經濟有效的手段,可有效降低感染發(fā)病和重癥病例發(fā)生風險,。適齡兒童應及時,、全程接種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未接種兒童應盡快補種。
2.科學佩戴口罩,。佩戴口罩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措施,,可有效減少病原體傳播。家長出現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癥狀,,近距離接觸照護嬰幼兒時應科學佩戴口罩,,降低嬰幼兒的感染風險。
3.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保持勤洗手,、常通風好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手肘或紙巾掩住口鼻,,注意合理作息,,適當體育鍛煉。
四,、養(yǎng)成良好習慣,,預防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過攝食而進入人體的有毒有害物質(包括生物性病原體)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見的食物中毒,、腸道傳染病、人畜共患傳染病,、寄生蟲病以及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所引起的疾病,。夏季是食源性疾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
健康提示
1.外出就餐選擇證照齊全,、衛(wèi)生條件好的餐飲店,。
2.新鮮食品經充分加熱后再食用,不喝生水,;不生食,、半生食海鮮及肉類,生食瓜果必須洗凈,。
3.生熟分開,,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
4.養(yǎng)成飯前便后洗手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
5.不采食野生蘑菇,,謹防毒蘑菇中毒,。
五、假期外出游玩溫馨提示
“五一”假期外出游玩,提醒您注意個人防護,,避免交通事故及自然災害引起的傷害,,防止食用野生植物中毒,防范花粉過敏,、蚊蟲叮咬,、貓狗抓咬等。
健康提示
1.出行前應提前了解氣象信息,,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服,,避免惡劣天氣出行。
2.注意交通安全,,防止意外傷害的發(fā)生,。
3.注意飲食安全,外出郊游時不采摘,、購買,、加工和食用不熟悉或來歷不明的山野菜、野果及菌類,。
4.在野外建議穿長袖衣褲,,袖口、領口和褲腿要扎緊,,裸露的皮膚涂抹驅避劑防蚊蟲叮咬,,涂抹隔離霜或防曬霜防紫外線傷害。
5.有過敏史的人,,不隨便聞花草,,盡量少去花草、樹木茂盛的地方,,外出郊游時帶上抗過敏藥品,,戴上帽子、口罩和穿長袖衣褲,,防止接觸花粉,,出現不適及時就醫(yī)。
6.根據個人體質狀況,,可隨身攜帶創(chuàng)可貼,、防暑藥、止瀉藥等備用,。
7.避免進入野生動物棲息地,遠離散養(yǎng)和流浪貓狗,。
1 條記錄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