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涼,,有別于寒涼,,是幽幽的微涼,有溫潤柔滑之感,。
嫩涼,,在都市里是體會不到的。秋涼從樓群間狹窄的天空里傾瀉而下,,要么了無感覺,,要么寒意就重了,人們急匆匆地添衣加裳,,臃腫了不少,。
只有在鄉(xiāng)村,這種嫩涼才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嫩是娃娃的肌膚,,白皙光潔,吹彈可破,;涼是草尖上的露珠,,或秋夜里的微風細雨,有玉的質(zhì)感,,有觸水生波的清爽,。
早晨,太陽初升,,光線柔和,,天邊的云霞由紅色漸變成橘黃,,細細微微。沿一條芳草萋萋的阡陌走過去,,緩緩地,,悠然怡然。
草尖上的露珠親吻著雙腳,,一點又一點歡喜的淚,,在布鞋面上洇開,開出大朵大朵濕漉漉的花,。
涼意,,很淺很淡,是那種藕也似的嫩涼,,舒適輕緩,,仿佛,拂過臉頰的一縷春風,,或著剛剛綻出的一點淺綠,。
黃昏漫步,沿著桃源河,,一棵樹一棵樹走過去,,樹是花樹,雖然花兒早已飛落,,但枝葉還在綠著,,那抹嫩涼,就從枝椏間滑落下來,,從肩頭或鼻尖上飄過去,,涼意很輕,心里舒服得顫顫悠悠,。嫩涼,像牧童在晚風里吹出春天的笛音,,令人心曠神怡,。
嫩涼會在中午陽光的撫慰下慢慢淡去。農(nóng)民正在勞作,,他們戴著斗笠或裹著頭巾,,在地里前前后后地忙活,他們把豐收的果實裝進車里,,把豐收的喜悅裝在心里,,朗朗笑聲從田里傳出來,搭著秋風傳出很遠,,其景融融,,其樂陶陶,。
日薄西山,嫩涼像人約黃昏后的那位窈窕女子,,裊娜走來,,把農(nóng)民的斗笠和滿車的莊稼都覆了一層薄涼,秋風追著,,涼意悠悠,,無酒亦起醉意。
在鄉(xiāng)下,,時間是慢吞吞的,。老人坐在胡同口的小竹椅上,微闔雙目,,或者回到了從前的崢嶸歲月,,或者沉浸到一個香甜的夢里。穿堂風悠悠吹來,,輕輕掠過老人的滿頭華發(fā),,夾裹著一層淺淺的涼意,是那種很薄的嫩涼,,老人舒服得一動不動,,猶如禪定。
村頭的柿子樹,,掛滿了紅彤彤的柿子,,三叔用竹竿挑著紗布網(wǎng)兜,輕輕向柿子靠過去,,“啪嗒”,,柿子落到網(wǎng)兜里,扒去細皮,,咬一口,,甘甜甘甜,沁人心脾,,透著秋天的一絲絲嫩涼,。
狗很悠閑,在家門口的空地上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看夕陽拉長了大槐樹的影子,,然后趴在樹下,美滋滋地享受著秋日的嫩涼,。
雞們正用雙腳賣力地扒拉土堆,,試圖找到三兩個蟲子,或者秋風里搖落的草籽,嫩涼微微,,雞們扇動一下翅膀,,興高采烈的樣子。
晚上居一處老屋,,石頭墻木格子窗戶,,上秋了,卻還沒有封窗,,躺在土炕上,,看一縷月光攜著初秋的嫩涼,穿窗而入,,水亮亮地鋪在炕席上,,月色皎皎,嫩涼微微,,寧靜清虛,,氣韻生動,讓人不舍得入夢,。
宋代詩人廖行之詩曰:“一雨洗殘暑,,初秋生嫩涼?!蹦蹧?,猶如一闋華麗小令,意高筆簡,,雋永靜雅,。
(作者系山東省作協(xié)會員)
1 條記錄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