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4年,,對于蘇軾和密州(今山東諸城)都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這年的11月3日,蘇軾由“淡妝濃抹總相宜”的杭州赴“蝗旱相仍,,盜賊漸熾”“公私匱乏,,民不堪命”的密州,,出任他一生中首個地方最高行政長官。此后的兩年零一個月,,跨過而立之年的門檻,,邁往四十不惑的年華,,蘇軾不僅系好了歷典八州的第一粒鈕扣,而且是金鈕扣,,塑造了獨樹一幟的密州蘇軾符號,。
超然高度
因為蘇軾,密州滿月溫情脈脈,。
蘇軾密州任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為民請命向神宗皇帝上《論河北京東盜賊狀》。這份奏狀,,條分縷析,,切中肯綮,顯示了蘇軾超凡的政治眼光與杰出的治世才能,。人們常說,,蘇軾是一位極具現(xiàn)代性的古人,今天看來,,其中蘊含的民本思想依然具有時代價值。為政之要首在安民,。當時,,影響社會安定的主要是旱災和盜患,尤以河北京東兩路為甚,。宋時的河北路,,約當現(xiàn)今河北中南部(熙寧六年分為河北東、西兩路),;京東路,,約當現(xiàn)今山東全境及江蘇北部徐州等地(熙寧七年分為京東、西兩路),。密州屬京東東路,。蘇軾從歷史的滾滾風煙中,淘漉出真金白銀,,直陳掌控河北,、京東的重要,“自上世以來,,為腹心根本之地,,其與中原離合,常系社稷安危,?!爆F(xiàn)實的情狀卻是“北方之民,流移相屬,,天災譴告,,甚于四方,。”而朝廷是如何應對的呢,?“今流離饑饉,,議者不過欲散賣常平之粟,勸誘蓄積之家,。盜賊縱橫,,議者不過欲增開告賞之門,申嚴緝捕之法,?!比活^疼醫(yī)頭、腳痛醫(yī)腳,。蘇軾一針見血地指出,,“皆未見其益也?!碧K軾透徹把握社會動蕩與天災人禍之間的關系,,標本兼治,對癥下藥:免除災區(qū)百姓賦稅,;減免鹽稅,;散財于民,讓老百姓休養(yǎng)生息,;申嚴法令,、區(qū)別對待,懲處兇殘之黨又勸人向善,。蘇軾雷厲風行,、藥到病除,短短四五個月時間,,復現(xiàn)“密州風土事體皆佳”,。
盜患既除,滅蝗成為當務之急,。蘇軾在赴密州途中,,已經(jīng)洞見了密州蝗災的嚴重。面對“農(nóng)夫拱手但垂淚,,人力區(qū)區(qū)固難御”的困境,,蘇軾沒有退避三舍,而是責無旁貸,、勇毅前行,,及時據(jù)實向朝廷奏報實情,請求下?lián)芫葹募Z,;迅速組織僚屬,,率領民眾,,采取焚燒和掘土掩埋的方法斬草除根。他身體力行,、率先垂范,,積極投入滅蝗戰(zhàn)斗,手和腳上滿布厚繭,。為了充分調(diào)動群眾滅蝗積極性,,蘇軾以工代賑,獎勵捕蝗,,捕蝗多的得糧就多,。上下同心、其利斷金,,蝗災得到有效狙擊,。
當時,密州為宋朝邊防要塞,。除做好日常繁重的行政事務外,,蘇軾特別重視保境護民。他很早就認識到了軍事準備之于宋王朝的重要性,,提出了“教戰(zhàn)守,、定軍制、訓軍旅,、蓄材用、練軍實,、倡勇敢”等軍事主張,。居安思危、防患未然,,面對強虜敢于亮劍,、厲兵秣馬只為山河無恙,其遠見卓識超越了他同時代的許多人,。1075年冬的密州出獵,,蘇軾的家國情懷和憂患意識力透紙背: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獵》從親射虎到射天狼,氣勢如虹,,一豪到底,。自覺兩宋三百二十年間,惟辛稼軒“千古風流今在此,,萬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和岳武穆“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可以相激越,。這場沙場點兵,蕩氣回腸的不僅是詞開豪放的格局和境界,,更在于它所呈現(xiàn)的雄渾場境和蘇軾的英雄氣概,、男兒本色、浩然正氣,。
蘇軾的文韜武略,,使之勇于任事、敢于擔責,、精于制策,、擅于決斷、果于施行,,達到了古之能臣良吏為官行政的新高度,。
蘇軾萬古,密州超然,。
超然高峰
因為蘇軾,,密州明月蘊藉豐厚。1075年正月二十日,,蘇軾夢見已去世十年的愛妻王弗,,寫下了“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陳師道語)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懊髟乱梗趟蓪保苤菀箍罩辛鳛a下的清輝,,是灑向千里關山外的淚千行,。天人永隔,還只能在夢中千里明月寄相思,,其中的深創(chuàng)巨痛刻骨銘心,,難怪后人要稱之為“千古第一悼亡詞”。
1076年的中秋,,蘇軾與賓客相聚于超然臺,,歡飲達旦。大醉之后,,思親之情油然而生,,寫下了口口相傳的“水調(diào)歌頭兼懷子由”。蘇軾請郡東方,,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蘇轍時任齊州(治所在今山東濟南)掌書記,,他想倆弟兄靠得近些再近些。這首“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引得無數(shù)人書畫不盡,、演繹不斷,譽之為蘇軾中秋詞一出,,“余詞盡廢”,。
愛情、親情,、友情,、無盡的鄉(xiāng)愁,是蘇軾心目中恒久的詩和遠方,?!懊髟聨讜r有,把酒問青天”“十年生死兩茫?!?,家喻戶曉,、耳熟能詳,,他的另外一首《江城子》同樣膾炙人口、令人過目難忘,。1076年12月上旬,,蘇軾被朝廷任命了新的職務。在離開密州之前,,他最后一次登上超然臺,,遠眺時隱時現(xiàn)于晚云之間寒煙乍起、歸鳥翩躚的馬耳九仙山,寫下了:
前瞻馬耳九仙山,。碧連天,。晚云間。城上高臺,,真?zhèn)€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嬋娟,。
小溪鷗鷺靜聯(lián)拳。去翩翩,。點輕煙,。人事凄涼,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歌笑處,,垂柳下,矮槐前,。
蘇軾的目光穿越千山萬水,,落在了千里萬里之外孕奇蓄秀、崇仁尚義的故鄉(xiāng),。母親親授以書的往事,,歷歷在目。蘇軾十歲的時候,,程夫人教他讀《漢書·范滂傳》,,為范滂的凜然氣節(jié)感慨不已,侍立旁邊的蘇軾激動萬分:“倘若我也要做范滂一樣的人,,母親您會同意嗎,?”程夫人回答說:“你如果能做范滂,我怎么不能做范滂的母親呢,?”在母親言傳身教下,,蘇軾從小就立下了“奮厲當世忠誠有為,報國之心死而后已”的宏愿,,并且“守其初心,,始終不變”。
“莫使匆匆云雨散”“莫忘使君歌笑處”兩句,,尤其動人心魄,。蘇軾的詩詞文賦之所以受到普遍喜愛,根本就在于深沉,、真摯的感情,。密州兩年零一個月,蘇軾把故鄉(xiāng)哺育他的高尚道德和美好情操發(fā)揚光大,把對故鄉(xiāng)的深厚感情深深地扎根于他為官行政,、貶謫流放的大地之上,、人民之中。以天下為己任,,他鄉(xiāng)即故鄉(xiāng),。只有故鄉(xiāng),才會有這樣的不舍,,才會有如此深情款款的囑咐,。
他在密州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嘔心瀝血之作,,使之成為一座光彩照人的文化高峰,。
密州夜、嬋娟美,,萬古超然,。
超然高地
因為蘇軾,密州月亮生機盎然,。
1076年11月,,蘇軾將北魏時所建城臺修復擴建。臺是成了,,何以名之,?“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蘇軾首先想到的就是請?zhí)K轍取名,。蘇轍成竹在胸,欣然命名“超然臺”,,并即興作《超然臺賦》,,在序中闡述了其來歷:“《老子》曰:‘雖有榮觀,燕處超然,?!瘒L試以‘超然’命之,可乎,?”果然心有靈犀,,蘇軾眉歡眼笑,一氣呵成《超然臺記》:“凡物皆有可觀,。茍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zhèn)愓咭?。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
這篇充滿哲思的美文,,其核心思想在于超然物外、無往而不樂,。蘇軾以自己親身經(jīng)歷和體驗告訴世人,,物質(zhì)和精神是能夠充分調(diào)適的,只要用平常心,、赤子情來對待和認識事物,,人是可以在物質(zhì)世界中獲得極大精神享受的。他同時期創(chuàng)作的《后杞菊賦》記載,,蘇軾仕宦十九年,,家庭卻日益貧困,齋廚索然,,不堪其憂,;每天與屬僚劉庭式沿著古城廢圃,尋找氣味苦澀的杞菊聊以度日,,依然能夠“捫腹而笑”,。他的這種曠達樂觀、瀟灑自適的哲學思想在《寶繪堂記》中有了全新的表達:“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雖微物足以為樂,,雖尤物不足以為病,。留意于物,雖微物足以為病,,雖尤物不足以為樂,。”最終升華為《前赤壁賦》中的:“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贝撕螅瑹o論生活怎樣的狼狽不堪,,蘇軾都能安之若素,、處之泰然,。寓居僧舍、布衣疏食,、隨僧一餐的黃州,,衣食漸窘、尊俎蕭然,、多病鮮歡的惠州,,生活日窘、盡賣酒器,、以供衣食的儋州,,他總是滿心歡喜,滿目青翠:“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從39歲到41歲,,年富力強、豪氣干云,,蘇軾在密州的時候,,生活和事業(yè)蒸蒸日上、未來可期,,當此炙手可熱,、一言九鼎位置,不少人自我膨脹,、自我迷失,,但他卻能我自巋然、低調(diào)內(nèi)斂,,從善如流,、廉潔自律,始終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對物質(zhì)和欲望保持了充分的清醒、警惕和拒止,,清歡自洽,、行藏自由,為后世壘筑起一塊思想高地,。
人生緣何快樂多,,愛上蘇軾笑呵呵。對蘇軾的敬仰,,對密州的向往,,那是由衷的,。密州蘇軾,真?zhèn)€是萬古超然,!
(作者系四川省眉山市三蘇文化研究院院長、中國蘇軾研究學會副會長)
1 條記錄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