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值評價
經歷了“三個階段”
1.樸素概念階段(1980.5—1994.8)。教學目標是“比上次提高幾分”,,即本次成績-上次成績=提高成績,,但僅采用同一張試卷測試,有些學生容易考低分,,會影響這部分學生的心理,。
2.初步概念階段(1994.9—2009.8)。實施分層考試,,消除了學生考低分現(xiàn)象,,本次成績-基線成績=提高成績,基線成績是學期初摸底考試的成績,。
3.概念完善階段(2009.9至今),。增值是指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發(fā)展后,其學業(yè)成績與預期成績相比提高了多少,,即增值=階段末實際成績-階段末預期成績,。階段末預期成績是在本階段初擬定的到階段末學生能夠達到的成績,。增值有大于零、等于零和小于零三種情況,,分別表示超過,、達到和未達到預期目標。增值評價是學生學業(yè)成績的自我“縱向比”,,有利于維護學生的尊嚴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屬心理保護型范疇;而傳統(tǒng)評價是學生之間學業(yè)成績的“橫向比”,,容易傷害部分學生的自尊心和進取心,,屬心理損傷型范疇。
二,、增值評價
突破了“三個創(chuàng)新”
1.“有概念”的學生學業(yè)發(fā)展水平考試與評價策略,。學生學什么、怎么學,、學到什么程度算優(yōu)秀,,傳統(tǒng)的考試評價往往缺乏概念支撐,因而其科學性偏離靶向,。鑒于此,,我們提出了“有概念的評價”,即學生在必要時間內,,經過適當努力,,達到的水平,就是優(yōu)秀的,?!氨匾獣r間”是指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上課時間和課下適當?shù)膶W習時間;“經過適當努力”是指學生在必要時間內用功學習了且發(fā)揮了最高學習效率,?!斑_到的水平”是指學到的程度,允許興趣,、基礎和學力不同的學生達到不同的水平,。為此,我們從易到難編制多套試卷,,實施分層目標,、分層施教、分層學習,、分層作業(yè),、分層輔導、分層考試,、分層評價,。這個概念是衡量學生基線成績和階段末成績的重要方法,,也是命題的難易標準。
2.增值比率,。增值的大小可以直接用來衡量學生個人的進步情況,,但不能用其評價教師、班級,、年級和學校的教學質量,,因為不同學生學業(yè)發(fā)展的增值不是建立在相同基點上。于是,,我們提出了“增值比率”概念,,即實際增值與預期增值的比的百分數(shù)。這個比率是建立在相同基點上,,能求和求平均,。預期增值是指在階段初預設的到階段末學生能夠提高的成績,實際增值是指學生到階段末實際提高的成績,。
平均增值比率的合理區(qū)間在85%—120%之間,,這是我們多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若某科出現(xiàn)一些教師所教學生的平均增值比率高于120%,,不管高多少,,對每個高于120%的教師都適當加一個相同的量化分,不可越高加的越多,,反之不可越低減的越多,以避免教師為了提高增值比率,,而無限度給學生加重作業(yè)負擔,,這也是減負提質的重要舉措。
3.影響學生“全面發(fā)展+個性成長”的時間變量調控策略,。合理分配各科學習時間,,控制好文化課學習時間,適當增加特長發(fā)展時間,,留足學生自由支配時間,,因為學生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往往是在不經意間形成的。
三,、增值評價
增強了“兩個效果”
1.學生全面發(fā)展,。由于評價學生和教師只看增值和增值比率,教師不再各自為戰(zhàn),,相互爭奪或擠占學生時間,,學生全面發(fā)展有了可能。筆者在沂南二小工作時,,山東教育電視臺記者曾評價說:“沂南二小的學生像小學生,,個個陽光,,在全國不多見?!痹撔W代表沂南迎接市教育局視導連續(xù)兩年獲全市第一,;在縣教育和體育局組織的歷次綜合素質抽測中成績均名列前茅。
2.學生個性成長,。增值評價解放了學生的時間,、空間和思維,使學生個性發(fā)展有了機會:學術型的學生后勁十足,,藝體型的學生能脫穎而出,,技術型的學生有一技之長。如曹美榮在高考模擬考試中多次排名全市第一,;胡凡海在全國400米短跑中獲得亞軍,,李紅等同學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jié)舞蹈大賽獲金獎;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造縣長獎,,張莊小學和沂南二小獲獎人數(shù)分別占全縣小學的4/5和1/4,。
(本文內容系山東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1年度課題:《小學生學業(yè)發(fā)展增值性評價的探索與實踐》,批準號:2021ZC167)
1 條記錄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