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合萍
孟憲娥的姥姥王楊氏是膠東剪紙傳人,,深得膠東剪紙藝術精髓,,作品線條柔和造型簡練,母親受姥姥影響,,對剪紙也有非常高的藝術造詣,。姥姥剪紙,,母親剪紙,孟憲娥剪紙,,想是天生注定了的,。
孟憲娥記得第一次看見母親將父親寫對聯(lián)剩下的紙片,剪成栩栩如生的小動物,,在新年到來之前,,貼到窗戶上,家里頓時煥然一新,,她感到神奇極了,。
從那之后,,小小的孟憲娥就迷上了剪紙,逮著機會摸起剪刀就剪,,沒有任何基礎的她,,竟然剪什么像什么。母親剪的作品,,都是有寓意的,,
她剪雞、剪蝙蝠,,她說雞精力旺盛,,是生命力的象征,又與“吉”諧音,,寓意祝福人們吉祥如意,;“蝠”是“福”的諧音,,其意自然不言而喻,。孟憲娥不管這一套,,她剪狗,、剪貓,還有一次剪了一只小猴子蹲在椅子上抽煙,,那俏皮的神態(tài),,誰見了都忍俊不禁。姥姥見孟憲娥有這方面的天賦,,刻意培養(yǎng)她,。姥姥教導她,說剪紙的基本技法就是剪線條,,線條有直,、曲之分,怎樣恰到好處地將每一條線條應用在作品中,,都有嚴格要求,,并且還要經常練習??菰锏睦碚?,孟憲娥聽得津津有味,一雙小手經常磨得又紅又腫,。在姥姥的精心培養(yǎng)下,,孟憲娥越剪越像那么回事了。一個偶然的機會,,孟憲娥在同學家看到一幅木版年畫,,無論色彩還是線條都非常明快,,只是年代久遠,稍顯褪色,。同學對此畫非常珍愛,,嘆息沒有保存好。孟憲娥心下一動,,如果以剪紙的形式將其再現(xiàn),,效果將如何呢?這個新奇的方案立即得到同學的響應,,在同學的支持下,,她立即拍照作為參考。
將一幅畫以剪紙的形式表現(xiàn),,難不倒孟憲娥,,可剪出來之后,失去原有的色彩,,總感覺過于刻板,,無法再現(xiàn)原作精髓。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孟憲娥很長一段時間沒告訴同學,。直到有一天她見丈夫作畫,看著桌上攤開的顏料,,靈機一動,,何不將鏤空的地方用顏色填充一下試試?
說干就干,!孟憲娥拿起桌上的顏料,,對照著手機中的照片,小心地一點點涂抹起來,,當她完工之后,,自己都驚艷了!簡直可以與原作相媲美,。此后,,孟憲娥的剪紙作品在剪、刀結合的基礎上,,又加上染,,可謂開了剪紙界的先河。
如果將傳統(tǒng)的剪紙傳承下來,,那么,,剪紙就是剪紙,也僅限于剪紙,。孟憲娥不滿足于此,,她考慮的是如何既能將剪紙傳承又能服務于社會,。在她思考如何突破,怎樣創(chuàng)新的時候,,遇到了時任草屋社區(qū)書記周振華,。
當時,周振華經營著大山春茶園,。那是1964年,,諸城第一次“南茶北引”時,開辟的第一畝茶園,,這也是大山春雖然規(guī)模不大,,卻在當?shù)鼐G茶行業(yè)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
在傳承與創(chuàng)新上,,周振華有自己的見解。在制茶工藝上,,他多次改進,,最終研制出獨具北方特色的綠茶工藝。此時,,他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宣傳茶文化,,嘗試攝影、繪畫等方式,,但效果并不理想,。他們碰撞之后,,《茶道大山春》應運而生,。
孟憲娥用簡單的線條和清新的色彩,將攤涼,、殺青,、揉捻、炒干揉捻,、品茶,,整個制茶過程用一組剪紙作品完美呈現(xiàn)出來。作品完成之后,,效果大大出乎意料,。所有見到作品的人無不嘖嘖稱奇。剪紙與茶都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將此巧妙地融為一體,,在欣賞剪紙藝術的同時,又加深了對茶文化的了解,,可謂相得益彰,。
周振華將這組作品制作成圖片,,展示在桃林大山的七彩山道上。此作品獲得山東省諸城市桃林鎮(zhèn)非物質文化遺產金獎,。
2020年,,孟憲娥91歲高齡的母親走了。每當想起小時候母親對她剪紙的支持,,想起姥姥對她的教導,,她都心如刀絞。她將這份感情與懷念,,融進作品里,,創(chuàng)作了一幅《母子情深》的作品。作品中,,母親與女兒各執(zhí)一把剪刀相互對望,,母親的眼睛里滿是期望和關愛,而女兒則是對未來的憧憬,。這是她們一家三代的寫照,,也是她對未來的遙望。
在孟憲娥手機里存著一幅名為《慈母情》的作品圖,。那是她與丈夫李超一起合作的成果,。去年,有一次她讀到孟郊的《游子吟》,,決定創(chuàng)作一幅作品紀念母親,。于是,一件精美的古裝剪紙完成了,,可她總感覺意猶未盡,。李超說:“要不我題上幾個字試試?”開始她不同意,,說剪紙上題字,,不倫不類,后來經不住李超做思想工作,,字,、畫結合,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剪紙為什么不能呢,?不等她同意,丈夫的筆就落到剪紙上,,開始,,她的心還懸著,可當李超將孟郊的詩全部抄錄完之后,,再看整幅作品,,感覺頓時有了生命,。
這些作品,都是孟憲娥為表達內心情愫的閑來之筆,,她平時創(chuàng)作則以人物,、動物為主,尤其喜歡花鳥,,她的作品剪,、刻、染相結合,,線條流暢,,以平面、立體剪紙形式為主,,代表作有《春夏秋冬》《梅蘭竹菊》《年畫娃娃》《十二生肖》《魚牡丹》《偉人像》等,,其中《春夏秋冬》入圍山東“第四屆泰山設計杯”手造創(chuàng)新設計。
如今,,已經退休的孟憲娥,,是諸城非遺剪紙的傳承人。她以一顆溫暖的心,,擁抱世界,,以堅韌不拔的精神,在剪紙的路上,,不斷求索,,以一雙妙手,將這個色彩斑斕的世界,,賦予更深更廣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