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
九龍口巷,,隸屬大華社區(qū)。巷子?xùn)|邊與東武街交匯,,西邊和東關(guān)大街接壤,,全長約600米,地處繁華商圈的慢生活地帶,。在諸城,,關(guān)于九龍口有個神奇的傳說。相傳,,在堯舜時,,有一條黑蟒興風(fēng)作浪,荼毒生靈,,令周圍百姓叫苦不迭,。東海龍王派了他的九個兒子來降服黑蟒,青龍抱著為民除害的信念,,與黑蟒展開了殊死搏斗,,最后與黑蟒同歸于盡。據(jù)說九條龍與黑蟒搏斗時留下了一道溝痕,,后來這里就形成了一條河,。當?shù)厝藗優(yōu)榱烁兄x青龍的除害之恩,稱這里為九龍口,并在九龍口東邊修了一座龍王廟,,香火極盛,。這條叫九龍口的河溝承載著附近幾個村子的防洪排澇,百姓們從此過上了風(fēng)調(diào)雨順,、安居樂業(yè)的生活,。
來到九龍口,,我們采訪了78歲的趙松山大爺,,他從八十年代初就在這里居住。他說最早的九龍口是在老農(nóng)機局的位置,,也就是現(xiàn)在的東武街與人民路交叉路口附近,。五六十年代這里是當時整個縣城的交通要塞,是從諸城通往高密,、膠南,、濰坊、以及附近龍王廟子村,、捎門村,、鐵溝村、陶家?guī)X村,、古城子村,、大華村的必經(jīng)之路口。這里當時也被稱為“東關(guān)”,。趙大爺還說,,此處因東部地勢較高,為一片嶺地,,又因此地每到汛期嶺上流下的水有九股之多,,匯聚于此,因而得名九龍口,。解放前這里很荒涼,,人煙稀少,就是一片田地,,后來經(jīng)過改造,,陸續(xù)蓋上了房屋,形成了村落,。這條巷子大約形成于1982年,,居民主要是來自大華居委,建國社區(qū),,也有一居委和一部分還鄉(xiāng)人員,,慢慢形成現(xiàn)在繁華的模樣。
巷子西邊那塊混凝土紅色石碑上的撰文就是趙大爺?shù)氖止P,它記載著九龍口的由來,。
在巷子西邊經(jīng)營著一家店鋪的孫偉跟我說,,他家的房子建造于1983年,當時這里是土路,,真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每到下雨天,,道路泥濘,,自行車都得推著走,推到家門口第一件事就是找根樹枝子把自行車嵌進去的泥摳出來,。
到九十年代,,土路修為瀝青路。后來住戶越來越多,,巷子也隨之繁華了起來,。
1997年,大華居委會在九龍口路北邊蓋起來一座樓房,,名曰:大華姑娘樓,。這是針對本村人的特殊福利,當時只有大華的人有購買資格,,十里八鄉(xiāng)的居民好生羨慕?,F(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前些年把破舊老房子拆了很大一片,,在原址蓋起了新的小區(qū)———華都富林小區(qū),,小區(qū)于2010年竣工,多數(shù)住戶已喬遷新居,。孫偉說,,習(xí)慣了這里的生活與居住環(huán)境,對這里有很深的感情,,所以一直沒有搬遷,。
我記得有人說過一句話:要探索一個城市最接地氣的生活或文化遺產(chǎn),它總是離不開城市的街巷,。俗話說,,酒是陳的香,巷子是老的好,。老巷子永遠都是人們忘不掉的鄉(xiāng)愁,,也是人們記憶里難以抹去的牽掛。
如今這條不長也不短的小巷子,,呈現(xiàn)出一派繁華景象,。這里到處都充滿了煙火氣,生機勃勃且五彩斑斕。前年舊城改造,,老巷子梳妝打扮后成為這里一條獨特的風(fēng)景線,。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之中,這樣的一條老巷子與繁榮的商業(yè)街互相糅合,,自有一股獨特的韻味,。
走進九龍口巷,街道兩旁的白墻黛瓦隔開了外面的喧鬧,。這里的墻壁是仿古的青磚樣式,,房子不高,窗戶也不大,,顯得古樸且低調(diào),。每家店鋪都掛著一個古色古香的牌匾,上面寫著:九龍超市,、包子鋪、名煙名酒專賣,、修車鋪,、御膳坊、裁縫鋪,、軍嫂放心糧油超市……各色店鋪一應(yīng)俱全,,鱗次櫛比地散布在巷子兩側(cè)。有的店鋪門兩旁還掛著仿古的六角宮燈,,更是增添了復(fù)古的氣氛,。往東走,路兩邊有許多賣蔬菜水果的攤位,,當你從這條巷子經(jīng)過,,耳邊不時傳來的叫賣聲,討價還價聲,,汽車喇叭聲,,孩子的歡笑聲,還有各種家禽的聲音……此起彼伏,,不絕于耳,。熙熙攘攘、繁華熱鬧的景象隨處可見,,恍惚中仿佛像是走進了清明上河圖的感覺,。如果你從小巷子這頭走到那頭,生活物資一站式就能購全了,。這里也成為了附近居民采購的必經(jīng)之地,,雖是市井小角落,卻是百姓生活大舞臺。
天剛亮,,巷子里小吃攤已經(jīng)忙碌起來,,炊煙裊裊升起,鍋碗瓢盆的碰撞聲不絕于耳,,美好的一天從熱氣騰騰的早餐開啟了,。
老街坊們聚集在一起休閑談天,一舉一動皆透露著生活的閑適與安逸,。老人們告訴我:“小巷的年輕人,,結(jié)了婚,買了房,,陸續(xù)搬走了,,我們老年人住在這里幾十年習(xí)慣了,哪里也不想搬,,出門就能找到老鄰居聊天下棋,,家門口就是市場,采購生活物品很方便,?!?br /> 每一幢老房子的背后都深藏著一代人的青春回憶,一段家族的興衰過往,,或是一個時代變遷的故事,。這個小巷的老房子見證了歲月的滄桑和歷史的變遷,有一些角落保留著原來的面貌,,它們在街頭巷落,,在高樓之間,在喧器之中展現(xiàn)著獨自的寧靜,。
時間在這里好像都被放慢了一拍,,小巷里高高低低的民房,在陽光下投下長短不齊的影子,。
老巷子之所以有味道,,可能是因為家門口晾曬的衣服,拴著的小狗,,燒肉店里飄出的香味,,坐在躺椅上曬著太陽的老人等等。其實這些都是關(guān)于這個巷子里恰到好處的點綴,,在日復(fù)一日的時間里,,生活平淡而幸福。
隨著歲月的流逝和風(fēng)雨的沖刷,,城市升級改造,,這些老街,、小巷、老房子成了已經(jīng)消失和正在消失的風(fēng)景,,只有用這些文字講述這里的故事給這座城市留下一段溫暖的記憶……
1 條記錄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