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崖頭其實是蘆河很久之前的岸堤,,在我們村子后面呈東西走向,彎彎曲曲,,高的地方有六,、七米,矮的地方有兩,、三米,。崖頭的北面是下崖,下崖有七,、八十畝地,,是我們村的米糧川。再往北就是蘆河了,,河南岸是幾十畝樹林,,還有果園,屬技術(shù)隊管轄,。
后崖頭緊靠五隊的工棚,,工棚是生產(chǎn)隊里大牲畜的生活區(qū),,也養(yǎng)豬,還有舒煙葉的屋子和倉庫,,也有粉坊,。
冬天農(nóng)閑時節(jié),就開始做粉了,。做粉的原料是地瓜,,做出的粉皮放在秫秸薄帳子上曬,薄帳子斜置在墻前向陽的地方,。而粉條是掛在后崖頭那幾趟鐵絲上晾曬的,,鐵絲下面還要放上薄膜,好接掉下來的碎粉,。
那個時候我才剛剛上小學(xué),,放學(xué)后,就和小伙伴們?nèi)シ鄯豢聪路鄣?。我們看到從大鍋里撈出來的粉條,,熱氣騰騰的,偶爾有粉馉餷子出現(xiàn)時,,下粉的本明叔就抓到我們手里,,沒等涼透我們就狼吞虎咽下去。我們有時也到后崖頭偷碎粉吃,,看粉的有時睡著了,,我們幾個就躡手躡腳地過去,抓上一把就跑?,F(xiàn)在想來,,看粉的七爺爺可能是故意裝睡的,他知道我們很想吃到碎粉,,那個年代物質(zhì)比較匱乏,。
工棚后面還有個小樹林,是好幾個戶的樹行子,,有一畝地左右,。里面有刺槐、榆樹,、椿樹,、白楊,也有一棵桃樹,、一棵杏樹,。麥?zhǔn)涨埃≈ㄖǖ慕新曃宋覀儯瑥拇宋覀冎形绾拖挛绶艑W(xué)后就離不開這個小樹林了,。撲小吱吱最好是中午,,刺槐樹有棘子,扎手,,椿樹又很滑,,最好攀登的是榆樹。那些碗口粗的榆樹最好上,。脫掉鞋子,,開始攀登,用不了幾下就接近小吱吱了,,這時要慢下來,,一只手挽住樹干,另一只手撲住吱吱,。撲小吱吱也不是每次都成功,有時快接近它的時候吱的一聲飛走了,,還尿在臉上一泡尿,,這種情況很是掃興。知了要起早拾,,我們叫做拾白截柳,。早起來在后崖頭的樹林子里轉(zhuǎn)幾圈,也能拾十幾只,。截柳出來后,,再就是出嘟咾和唯呦哇,嘟咾和唯呦哇都不容易撲到,,它們都太狡猾了,。唯呦哇瘋掉后,樹林子就恢復(fù)了平靜,。
后崖頭陡坡上還有兩個防空洞,,一個朝西門,一個朝北門,。這是那年響應(yīng)毛主席“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钡奶栒傩藿ǖ摹7揽斩促N著崖下面的路面水平方向往前挖掘,,寬度有兩米,,一人多高,兩邊是垂直的,上面是弧形的,。挖進四,、五米后,分別在兩旁再挖兩個耳洞,,可容納數(shù)十人,。防空洞除了承擔(dān)防止美蔣飛機空襲外,秋后還是儲存地瓜種的好地方,。生產(chǎn)隊的社員們把挑選好的地瓜放到里面,,就可保證完好無損,第二年春天用做育苗用,。
地瓜育苗后,,防空洞就倒出來了,我們幾個小朋友經(jīng)常在里面捉迷藏,,漆黑的洞里,,每當(dāng)摸到對方,都會發(fā)出爽朗的笑聲,。
后崖頭大塹子上的土是黑泥崗,,是制作泥玩具的上好材料。在塹子的半坡上,,用小镢刨出黑泥,,捧到上面的小場院里開始掇泥。掇泥就是把干濕適中的黑泥往地下反復(fù)摔打,,看看差不多了就開始制作,。最常做的泥玩具是手槍、炮車,、哨子,。哨子又分小鳥和唯呦哇兩種。玩具做好后拿回家放到窗臺上曬干,,曬干后放到鍋底下用做完飯后的余火燒透,。
看到一件件烏黑的泥玩具,心里特別高興,。哨子放到嘴上可以吹出優(yōu)美的聲音,,特別是唯呦哇,聲音特別好聽,。那個年代基本沒有玩具可玩,,但是我們玩著自己做的泥玩具也健康快樂地度過了童年時光。
如今的后崖頭,,已經(jīng)蓋滿了房子,,但每當(dāng)我走到這里,,都十分留戀。她將永遠珍藏在我的記憶中,,且越來越清晰,。
王會武
(作者系市作協(xié)會員)
1 條記錄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