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榮
春天,,家鄉(xiāng)遍野油亮,、嫩綠,,清香,、怡人的野菜,最是讓人回味無窮,。
和煦的陽光,、溫柔的春風,、淅瀝的細雨把大地打扮得嫩綠欲滴、花枝招展,?!瓣柎喝蔓溍珲r,童子攜筐摘榆錢”,,榆錢是榆樹的翅果,,因其外形圓薄如錢幣,,故而得名,。又由于它有“余錢”的諧音,以前就有吃了榆錢就有“余錢”的說法,,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希望,。
一樹榆錢半月糧。當春風吹醒了家鄉(xiāng)第一抹綠色,,綠油油的榆錢就一串串地綴滿了枝頭,。那個年代,孩童們爬上高高的榆樹枝,,捋一把就放進嘴里,,解餓、解饞,。大人們則趁著鮮嫩將其采摘下來,,做成各種飯菜,幫助度過春荒,。
榆錢的吃法很多,,可熬粥、熬湯,、蒸菜團,,包包子、包餃子……我最愛吃母親做的菜團子,。母親把榆錢淘洗干凈后,,加上玉米面,摻一點豆面,、食鹽,、蔥、姜等佐料后攪拌均勻,,做成菜團,,放到大鍋里蒸,蒸到熱氣直冒的時候,,很遠就能聞到一股清香,。出鍋后,,趁熱咬一口,頓時,,香味充滿了五臟六腑,,使人回味無窮,可謂那個年代的美食,。
清代張潮編纂的《昭代叢書·人海記》中寫道:“三月初旬,,榆莢方生,時官廚采供御膳”,,榆錢只在三月上旬,,也就是初春才有、才能吃,,春意闌姍時,,榆錢菜團就享用不到了。
榆錢不僅能做菜,、當糧充饑,,還可入藥。榆錢性平,,味甘而微辛,,具有健脾安神的功效。早在三國時期嵇康的《養(yǎng)生論》中就有“榆令人瞑”的記載,,現(xiàn)代醫(yī)學也證明,,此功能與其富含煙酸、抗壞血酸以及無機鹽有關,。同時榆錢還有清心降火,、止咳化痰的作用,對食欲不振,、燒,、燙傷等有一定療效。
在過去那些清苦的日子里,,榆錢是當仁不讓的美食,。如今,住在物質豐富,、生活美好的城市,,我已有四十多年沒吃到榆錢了,偶爾想起那滑潤,、清香,、爽囗的榆錢菜團,依然回味無窮,。
?。ㄗ髡叩刂罚禾覉@生態(tài)經(jīng)濟發(fā)展區(qū))
1 條記錄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