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瘦石
冷秋的風(fēng),,從山溝溝里刮過,,像一個頑皮的孩子,,從山上跑到山下,,又從山下一口氣跑到山上,,不知啥時候,,跳下山坡,,一會兒工夫,,又偷偷地蹲在桌凳下,,沙沙地,,一頁頁翻看趙錫瑤老師的教案。
喬有山下,,深秋的溪水從山前悄悄流過,,水中的石頭,開始一點兒一點兒裸露,,后來變得精瘦起來,,把碩果累累的秋,,一步步推向縱深。
走進(jìn)李家北杏,,來到“見山堂”,,據(jù)說王盡美在“見山堂”陪讀時,趙錫瑤是他第一任塾師,,王盡美的名字“王瑞俊”和字“灼齋”就是這位老先生所賜,。“見山堂”塾館關(guān)門后,,趙錫瑤把自己的課本贈給了王盡美,,并囑咐他要好好讀書,平時如果遇到不會的問題,,就去找他,。
走出趙家古宅,向南面約三十米處,,有一庭院,,院子里栽有一株秋石榴,樹上的果子已進(jìn)入成熟期,,紅得正艷,,跟一個個紅燈籠似的,掛滿整個枝頭,。院子的女主人是一位老者,,今年九十六歲。滿面紅光的她,,拉著我的手問來問去,,在征得老人同意下,同行的伙伴摘下果子數(shù)個,,其中送我一個,,那秋石榴呈圓形,跟地球儀似的,,朝陽的部分為紅色,,象征紅色的發(fā)源地,一大代表王盡美的家鄉(xiāng),,火紅一片,。秋石榴背陽的部分呈綠色,秋石榴左邊和右邊,,呈紅綠相間,,可能與葉片遮光有關(guān),叫人想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時,,秋風(fēng)不小心“撞”了一下我的腰,打落手中的秋石榴,,咔吧一聲,,果子落地,頓時炸裂,。那布滿滄桑皺紋的臉上,,又露出女主人的微笑,還有籽粒成熟的秋天,,叫人想起習(xí)主席那句“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xué)習(xí)、相互幫助,,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中國夢。
輕輕掰開石榴,,籽粒蹦出,,捏一顆放在嘴里,,用舌尖攪拌,,慢慢細(xì)嚼,一股酸汁油然而生,。細(xì)品之后,,還有點兒甜甜的味道,叫人想起不知酸中苦,,何為甜上甜,?人生何不是這樣?沒有王盡美老一輩革命家的苦,,哪里有長在紅旗下的甜,?
那些石榴籽核被吐到地上,經(jīng)風(fēng)一吹埋進(jìn)泥土里,,以后有了合適的水分和溫度,,籽粒就會在泥土里慢慢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直至長成一株大樹,,仿佛又像紅色基因一個輪回的傳承,。
一陣?yán)滹L(fēng)吹來,,秋石榴的小嘴微微張開,呈喇叭狀,,如同向外發(fā)出聲音,,讓我想起剛才在喬有山的主峰上,向山下發(fā)出那一聲牛吼:“盡美———你在哪里,?”
喊聲振林樾,,山谷回應(yīng),“沉浮誰主問蒼茫,,古往今來一戰(zhàn)場,。濰水泥沙挾入海,錚錚喬有看滄桑,?!?nbsp;
(作者系濰坊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
1 條記錄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