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之路:一個新聞工作者的學思踐悟》:殷陸君著,;寧波出版社出版,。
陸紹陽
《大有之路:一個新聞工作者的學思踐悟》(以下簡稱《大有之路》)收錄作者殷陸君的新聞代表作以及他關于新聞輿論工作的思考,,勾勒出一名新聞工作者學,、思、踐,、悟的成長之路,。
這是一條學習之路。常學習,,大有益,。政治學習和理論學習是新聞工作者的立身之本,,只有深入系統(tǒng)地學懂弄通,才能始終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做好新聞輿論工作,。切實掌握理論需要結合現(xiàn)實,、結合問題、結合工作,?!洞笥兄贰分凶钣蟹至康囊唤M文章,就是政治學習和理論學習的成果,,在理論分析、闡釋和實踐層面都做出了深入思考,。比如針對“引導”這一關乎新聞輿論工作主動權的問題,,作者從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高度來認識?!侗娙酥?,疏合得宜》一文,緊緊抓住“引導”這個關鍵詞,,提出要從實際出發(fā),,做到有方向;以點線面相結合的方式,,增強力度,;從目標和手段的統(tǒng)一性上,評估效果,。文章提出要重點把握好傳播過程中“你我他”的關系,,注重引導、溝通,、說服的多向度互動,,注重呼應和交流。再比如針對新聞工作者在網(wǎng)絡空間的話語表達,,作者提出“說真話,、說對話、多說有用的話,、多說生動的話,、多說提氣的話”五點建議,對營造網(wǎng)絡空間同心同德,、同向發(fā)力的良好氛圍有很多啟發(fā),。
這是一條實踐之路?!皩W習的目的全在于運用”,,理論如果沒有成為行動中的指南,,思想沒有指導實踐,學習就不到位,。對一個新聞工作者來說,,要將真“知”轉化為真“行”,實現(xiàn)真理性和實踐性的有機統(tǒng)一,?!洞笥兄贰肥珍涀髡弋斢浾邥r采寫的一組文稿,《為了66個兄弟姐妹》和《灑向高原都是愛》兩篇報道尤為突出,,前者體現(xiàn)記者在重大事件面前的敏銳和擔當,,后者凸顯記者增強“四力”的重要性。17年前,,作者撰寫的《為了66個兄弟姐妹》是報道地方黨委,、政府成功抗擊非典的長篇通訊,真實記錄,、真切感受,,給人以信心和鼓舞,彰顯新聞報道的力量和價值,?!稙⑾蚋咴际菒邸酚浭鲈馗刹俊r任西藏墨脫縣委書記劉革生探索脫貧路的感人事跡,。為寫好這篇通訊,,作者三上西藏,從海拔1200多米到4600多米,,經(jīng)歷泥石流和塌方的驚險,,采寫到主人公用生命和熱血鋪就黨與群眾感情紐帶的生動故事。
這是一條體悟之路,。對新時代新聞工作者來說,,講好新時代故事、講好中國故事既是本領也是責任,。寫新聞報道同講好中國故事一樣,,都是為了傳播好中國聲音、弘揚中國文化,、展示中國自信,。講好故事是一門藝術。在本書中,,作者從方法論層面分享自己講好故事的體悟,。在《講好故事,事半功倍》一文中,,作者提出要“生動地講,、具體地講,、切實地講”。生動,,就是將筆觸和鏡頭聚焦基層一線,;具體,就是用具體的事實和有說服力的案例說話,;切實,,就是結合人們的工作、思想實際回應問題,。針對講故事的著力點,,作者認為要找到精神的共通點、思想的共享點,、情感的共鳴點,,做到陳情和說理結合、語言和形象結合,、共識和個性結合,、價值和文化結合,。針對典型故事的寫作,,作者提出要從“落實、落細,、落小”三個層面下功夫,,講真話、重細節(jié),、小切口,,故事才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大有之路》里的文章因為飽含真情而帶有溫度,,因為真實而倍感親切,,因為說理透徹而富有啟示。該書是一名勤于耕耘的新聞工作者的文字匯集,,有孜孜以求的暢快,,有領悟的喜悅,更有新聞工作者的忠誠擔當,。
?。▉碓矗骸度嗣袢請蟆罚髡邽楸本┐髮W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1 條記錄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