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一世界》,,是馮驥才以書房為書寫對象和精神核心的散文集,兼顧書房的前后左右與人生的四處奔走,,展現(xiàn)的是他獨特且純凈的精神世界,。一篇一篇文章慢慢地讀來,,就像走進馮驥才的書房翻閱他的藏書,聽他講述各個物件的前世今生,,有一種闖入秘境的快意,。閱讀的間歇,手撫光潔紙面心生欣喜,,是別樣的體會與感悟,。文字推進不疾不徐,讀來也便不緊不慢,、不苦不累,,仿佛時光特意在此停下腳步,讓讀者在書房里得以多徜徉,、流連,、逗留。
書中多有不長的篇章,,甚至堪稱短小,、精致,卻言簡義豐,,余韻深藏,。把寧波老家祖居菜園里的泥土放進淡茶色的杯子里,擱置在書架上,?!拔业纳鼇碜赃@泥土,有它,,我心靈的根須便有了著落,。”相較于《杯中泥土》,,《石虎》更顯簡練,。臥姿慵懶、目瞪如燈的石虎如銅鑄一般,,可愛至極,。又因長久摩挲以至于通體光滑。至少有五六百年歷史的它,,背后暗藏著多少故事呢,?
馮驥才把書齋命名為“心居”,這里是他安頓靈魂的地方,。藏巴拉、老黃歷,、唐罐背后的友情,,筆筒,、老照片背后的親情,寫完文章后飲茶時的愜意與舒適,,流血的雙鷹背后的懺悔,,三老道喜圖中的深切懷念,均從紙頁間升騰起來,,悄悄撥動讀者的心弦,。
心居是個有頗多小玩意,深含小情趣的地方,。一側寫著“除瘟祛暑丹”,,一側寫著“北平德壽堂”的長方形小藥瓶光溜滑潤,是1933年北平德壽堂創(chuàng)建時的物品,,被他拴在臺燈拉鏈的下端,,作為鏈墜兒。藥瓶在手,,心生愉悅,。古物因了歷史的積淀顯得厚重??此茖こ5男∑孔尤绱?,案頭上擺放的年代久遠的小品也是如此,唐代青石佛頭,、明朝民窯青花小罐,、銅鑄鎏金的明代千手佛、來自唐代鎖陽城廢墟中的木頭都在心居里訴說著歷史的往事,。對歷史擁有一份情意,,與其說是一個人品性的體現(xiàn),倒不如說是一種能力,。換言之,,這種情意并非人人可以擁有。
除卻情意,,還有野趣,。這往往是久居書房中人不在意或無所謂的。然而正是這一點,,在馮驥才筆下蕩漾出別樣的風姿來,,讓人過目不忍忘。有山喜鵲飛來??吭谖髅嫘〈跋?,因了光照,鳥影在窗上走來走去,?!拔矣檬种篙p輕敲窗,,它們不怕,好像知我無害,,并不離去,。我若再敲,它們便‘嘚,、嘚’以喙啄窗,,似與我相樂”。
野鳥常有闖進書房的時候,,多有鳥兒闖進作者書房卻找不著路徑出去,,又因作者多日在外而活活餓死于書房中。為此,,他讓人把書房連廊的屋頂檐邊所有裂縫修補堵好,。“從此,,屋里再無飛鳥,。這一來,我卻又覺得發(fā)空,,好像失去了什么,。”懼鳥兒到來,,因心有悲憫,;怕鳥兒不來,因心有童真,。拿起空杯要斟水時,,覺得杯把被人抓住,再一拉,,還是仿佛被誰抓著,。
“一看,原來一條綠蘿的粗莖穿過杯把,,將杯挽住,。”識得野趣之人,,必是充滿童真的,。我以為,成年人身上的許多特質,,常常是以童心打底的,。若無童心,那些特質會失去牢固、堅韌的依托,,隨著年歲漸長而消散于無形,。
與宏大的敘事、波譎云詭的歷史相比,,野趣自然是小的、玩意兒也是小的,。小并不意味著淺顯或簡陋,,相反地,更多的是深邃,、廣大,、遼遠。有限的空間無法限制其精神層次上的繁復,、豐贍,、厚重。在《異木》的開篇,,馮驥才寫道:“多少年來我有個習慣,,去一個非同尋常的地方,總愛把當?shù)卮笞匀换驓v史的東西帶一點回來,?!?nbsp;
金字塔的小碎片、邁錫尼墻上的小石塊,、托爾斯泰莊園里的松子,、加拿大的紅葉,都被作者請進書房里,。這些東西并不值錢,,卻十足珍貴,非情懷與緣分兼具者不能得到,。姑且不論書房里的藏書,,單看這些絕無僅有的物件,便可知小小的書房是一個大大的世界,。書房變遷的背后是他的人生行旅圖與成長史,,以及偶爾折射出的大歷史的某一個片段與角落。
民國時期的各種膠印畫報,、清末民初的石印畫刊,、四十年代印刷出版的《呼嘯山莊》楊苡譯本、194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由李錦熙編寫的《漢語詞典》,、刊行于光緒二十五年的由林紓翻譯的《茶花女》,,都是心居所藏之書。“書房”者,,顧名思義,,是收藏書存放書使用書創(chuàng)作書的房間。如果沒有書的強大存在,,書房便不成其為書房,。
不管書房中有多少寄托深厚的、內蘊豐富的,、年代遙遠的小物件,、大家伙,書都是當仁不讓的中心,。正是因為書籍的強大吸引力,,才讓它們依附在書房的各個犄角旮旯里。如此,,書房才更成為一個鼓蕩著生命氣息,、涌動著生命活水的場域。
馮驥才說:“讀書寫書,,買書存書,,愛書惜書,貫穿了我的一生,?!币驗椴貢煌瑫屑脑⒌男那?、履歷,、希冀不同,不同作家的書房必然各各不同,??梢哉f,每一個真正的書房都是獨一無二的,。如果說書房有個性的話,,那肯定由書房主人的個性所決定。想當年,,他贈妻子《唐前畫家人名辭典》,,妻子贈他《契訶夫傳》,這兩本書是作者尤為珍重的,,至今依然完好無損地棲身于書房里,。
讀這本書如參觀馮驥才的心居,不是走馬觀花一瞥即過,,而是仿佛沉浸其中許久,。書房雖小,,書房不小。因為它寄居各色物件,,深蘊各種情趣,。因此,品讀這本書,,讀者不難從中了解馮驥才是個怎樣的人,。我把《書房一世界》視為作者的精神自傳。
尤其可貴的是,,這本書中展示的不是名作家,、大作家高于常人的一面,反而是他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一面。身在書房里的馮驥才是有情懷的,,有野趣的,,有童真的,有溫情的,。它鄭重又溫和地提醒讀者,,人的一生應該過成什么樣子?哪些東西才是生命中最珍貴的,?我這才清醒地意識到,,馮驥才的書房并非秘境,它展示的是一個人實實在在的煙火氣,、真情意,。
馮驥才說:“書房的生活全部是心靈的生活?!碑斀裆鐣嫌卸嗌偃?,空有書房卻沒有書房的生活。對這些人來講,,書房只是一個虛無,、空乏、蒼白的空間或門面,,只是占據(jù)一定平方數(shù)的物理空間,,與心靈沒有絲毫瓜葛。這種書房是假的,,偽的,,那么閱讀注定是假的,急功近利,、鼠目寸光的,。如此說來,,品讀《書房一世界》的美好,便是值得所有讀者擁有的,。
書洋
?。▉碓矗褐袊嗄陥螅?/span>
1 條記錄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