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允科
兒時住在農村,,每年春節(jié)前幾天,家家戶戶都要把堂屋灶房之外的幾間內墻用報紙糊一下,。我喜歡給大人打下手,,幫他們遞報紙,遞漿糊,,而最喜歡就是把每一張報紙迅速看一下,。報紙多是《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大眾日報》和《參考消息》,那時我剛上小學低年級,,識字不多,,報紙上的文章看不太懂,倒是對那些插圖特別感興趣,。似懂非懂的閱讀,,多半是為了能通過認識的字帶動著不認識的字,把一句句話大約摸順著看下來,。
父親退伍后進城當工人,,快過年的時候帶回家一些舊報紙和幾本《人民畫報》《解放軍畫報》,,我如獲至寶,貪婪地反復翻看,,直到它們被貼到墻上,。我家墻上貼的這些畫報簡直就是全村最高檔的年畫。小伙伴常常以找我玩為借口,,賴在我家東間西間轉來轉去看了又看,。
三年級下學期,,父親托人把我轉到城里的繁華小學讀書,,我們爺倆住在他單位的宿舍里。父親喜歡看書,,宿舍里總是有幾本《收獲》和《小說月報》《小說選刊》,。我寫完作業(yè)沒事做,就從父親床頭拿一本,,隨意翻看那些或長或短的小說,。
大安是我新結識的朋友,他家里訂閱著《兒童文學》和《少年文藝》,,尤其是他家那套上下兩冊的《三百六十五夜》,,書里那些神奇的童話故事一下子拓展了我的想象力,無論看多少遍都看不夠,。
同學中有帶著兒童連環(huán)畫冊到學校的,,就是俗稱的“小人書”,這種圖文并茂的讀物是小學生們愛不釋手的寶貝,,其中最經(jīng)典的大概當推《西游記》和《三國演義》,,一套幾十本,每一頁都畫得栩栩如生,。學校北側緊鄰郵電局,,有一個窗口對外售賣刊物。最暢銷的是《故事會》,,一月一本,,售價一毛五。我有時候省下飯錢,,偷偷買一本,,貪婪地讀了一遍又一遍,讀完再把它帶到學校,,跟別的同學換小畫冊看,。除了學習和玩耍,我覺得沒有比課外閱讀更快樂的了,。
年少時讀過的書雖然大多已經(jīng)忘記,,但是我養(yǎng)成了讀書看報的習慣,。時光荏苒,一轉眼我就到了知天命之年,,“活到老學到老”,,我把“終身學習”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從未放棄過閱讀的習慣,。(作者系市作協(xié)會員)
1 條記錄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