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軍
家鄉(xiāng)的味道,,也是母親的味道,。它總是纏繞在口舌當(dāng)中,記憶在味蕾下面,回蕩在心靈深處,。相伴終生,歷久彌香,。
那味道,,就像黃河里的流水,隨著時間的流逝,,越是久遠(yuǎn),,那記憶的積淀越是濃厚。
人,,長大以后,,多是走出家門,奔向外面的世界,。
一生操勞奔波,,追求很多,夢想很大,??商齑蟮卮螅ㄓ锌诖蟆,?谏鄬ξ兜赖男枨?,始終都在不停地探索。
古往今來,,大凡離家的人,,內(nèi)心深處都懷揣著自己的悠悠鄉(xiāng)愁。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年紀(jì)多大,,最難忘記的還是家鄉(xiāng)的味道。
我十幾歲就離開父母去縣城讀書,。后來通過高考,,到了省城。見的世面越大,,經(jīng)歷世事越多,,距離家鄉(xiāng)越遠(yuǎn),便越思念那兒時的味道,。
小時候,,平日里吃的都是白水淡飯,咸菜疙瘩,,半飽已很不錯,。至于魚、肉,,那是只有逢年過節(jié)才能品嘗到的美味了,。
中秋時節(jié),農(nóng)事正忙,,黃鯽子魚上市,,刺多肉厚,肥嫩鮮美,。母親就趕集買回幾條,,放進(jìn)壇子里,用大鹽粒子腌制起來,。
母親在農(nóng)忙之余,,早起推磨,把浸泡了一晚的玉米粒兒碾磨成糊糊,。傍晚便在鍋前支起鏊子,,拿麥秸等軟草生火,小把勤續(xù),。細(xì)火慢燒,不一會兒,整盤厚實(shí)的黑色鏊子就熱得烤臉,。
鏊面熱處,,舀一勺糊糊攤上。母親熟練地從面盆里拿起刮子,,刮板輕輕壓在糊糊上面,,隨手旋轉(zhuǎn)。母親的動作很熟練,,那卷起的糊糊波浪一般,,在刮板的推動下翻轉(zhuǎn)著往外滾,由里向外,,“波浪”越來越小,,很快,那卷起的糊糊便被自然地攤開,,瞬間成了一個餅,,圓圓的,薄薄的,。
一分鐘不到,,那覆在鏊子上的薄餅由淺黃到微紅,最后變成一個金色的“大太陽”,,像早晨從遙遠(yuǎn)的東方地平線升起來,,光芒四射!
母親把它麻利地取下,,放于高粱秸稈制作的蓋墊上,。于是,米味撲面,,滿屋生香,。
日落西墻外,月圓初升天,。蓋墊上的煎餅已攢了厚厚的一摞,。
我早已蹲在娘的一邊,期待另一番的魚香撲鼻,,以飽眼口之福,。
待煎餅攤完,娘把盤坐在地上一個多時辰的雙腿慢慢伸開,,微微舒展一下,,向前弓著腰站起身子,把用鹽粒子浸泡的小黃鯽魚壇子端來,。
娘把魚用筷子夾著,,在盛滿面糊糊的盤里正反面都沾了一下。這時,滴在熱鏊子上的棉籽油早已“滋滋”叫著,,盼望魚的親吻,。隨后,沾了面糊的魚,,被母親小心翼翼地放上,。
刺啦啦,炸聲響處,,油煙四起,,香味彌漫。待顏色稍變,,瞬時翻起,。上面朝下,又是刺啦啦,,炸聲再響,,香味伴青煙而來。如是反復(fù)幾次煎炒,,魚面泛黃,,黃里透紅,香味濃郁,,油光發(fā)亮,。
于是,娘把煎好了的魚逐個拾到白色瓷盤,。金黃燦燦的小黃鯽子魚順著盤沿兒,,依次排開。那魚盤就變成了一朵“盛開了的蓮花”,。
香味極力地向我撲來,,隨后越過院子彌漫出去。收工回家的人們,,老遠(yuǎn)就會叫喚:啊呀,,誰家煎的黃鯽子魚啊,真香……聲音從院墻外飛過來,,娘的臉上顯出幸福的微笑,。
我的目光像兩道射出的手電一樣,直直地盯著那發(fā)出濃濃魚香的白色瓷盤,。
煎好的魚是不能隨便吃的,,需晚飯前,神龕下供養(yǎng)后,,才得以和從地里晚歸的父親,、哥哥和姐姐們分享,。
這時候,母親總是拿一個大圓煎餅,,先對折成半圓形,,兩手把它按在鏊子上擦一遍。再把沾上油的一面朝里對折,,成扇形,然后再按在鏊子上擦拭,。再對折成長條后,,放在鏊子上烙一下,最后拿根翠綠的,、滾圓而飽滿的大蔥葉子卷上,。這樣,香噴噴的煎餅卷大蔥就成了一道美食,。娘總是先自己咬一口,,把干透了的邊兒咬掉再遞給我,免得扎我的小嘴巴,。
辣,,香,咸,,脆的一口魚香煎餅含在嘴里,,滿口生香,奇異無比,,回味無窮……
現(xiàn)在想起來,,娘做的這魚香煎餅,要比當(dāng)今市面上的各色煎餅果子,,強(qiáng)過百倍,!
鏊子上的魚香仍在。娘再拿起一個煎餅,,如法炮制,,又依次做了兩個,放在案邊高處,,等哥哥姐姐回家,,再分給他們。
父親和哥哥,、姐姐們收工回家,,一大家子人圍著飯桌。晚飯時間,,是一天里最輕松愉快的時候,。
父親倒一壺諸城老白干,,60度的酒,半小盅,,點(diǎn)著火,,拿酒壺在火苗上烤著。待火苗燒完,,一壺酒已溫?zé)?,把那酒盅再添滿,開始自酌自飲,。
飯桌上,,除了咸菜疙瘩等幾個平常青菜之外,母親再把那黃鯽子魚兒,,小心地用筷子夾著分給大家,,我們每人一條。
記憶中,,父親最喜歡吃魚骨頭,,他說自己牙口好,那魚頭,、魚尾,、魚骨頭刺兒嚼著格外香。他總愛把魚身子遞給奶奶吃,,于是,,我們都把自己盤里的魚肉剝下來,魚頭,、魚尾連著魚刺骨頭就送到父親的盤里去,。
我曾經(jīng)舍不得送給父親,自己偷偷試著嚼過一次,,可牙小舌嫩,,滿口被扎,痛得“嗷嗷”直叫,,眼淚嘩嘩地流滿兩腮,,滴到桌上,弄得大家都笑,。母親著急,,趕緊讓我張口,仔細(xì)擇刺,,好不容易才沒被扎傷,。自此,再也不敢貪吃魚骨,,吃起魚肉來,,也細(xì)嚼慢咽,,小心地把刺兒剔除。
現(xiàn)在想來,,那魚刺兒哪能比魚肉還好吃,?當(dāng)時,經(jīng)濟(jì)困難,,一年也難得吃幾次黃鯽子魚,。父親只是把魚肉讓給我們罷了。
等自己長成父親年紀(jì)時,,才知道為父的慈愛,。這時,父親已離開我們快四十年了,,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如今的山珍海味,大快朵頤……
黃鯽子魚固然好吃,,可沒能盡享,。于是,年紀(jì)最小的我饞欲不減,,還問娘要,。娘亦無奈,把自己的那份,,偷偷夾給我,,這免不了受到哥哥們的嘲弄和奚落。
隨后的幾天,,母親似乎知道我們沒有解饞,,就特意做了魚香扁豆和魚香茄子。
原來,,腌制魚的壇子里盛有剩下的咸魚水,,母親就把寬寬的秋扁豆和切成片兒狀的茄子埋進(jìn)去,浸泡腌制,。
那扁豆,,薄薄的,大拇指寬,,小的,,像月牙,彎彎的,;大的,,直直的,像把尺子那么長,。
像煎魚一樣,,棉籽油下鍋,,文火炒熟,蔥花爆鍋,,香氣四溢,。這時,娘把寬扁豆和茄子片,,逐一用筷子夾起,,在面糊糊碗里上下浸潤,沾滿糊糊,,然后,,一條條地送入冒泡的油鍋里熱炸。顏色稍變,,就推到鍋邊,,慢慢煎制,翻炒,。
香氣在鍋灶上方彌漫開來,,充滿整個廚房。我好想張開大口,,全部吸入,,總舍不得那香噴噴的煙霧飄出廚房去。
正癡癡地傻想,,口里卻被滿滿地塞進(jìn)一大塊魚香茄子,。這時,我猛然看到,,母親充滿慈祥和關(guān)愛的眼神,。
嚼在嘴里的是酥、脆,、軟,,柔和著那節(jié)日盛餐里才有的腥、咸,、香,,也總算滿足我幼小身體里的饑、餓和饞了,。而吞下去的是母愛,,是親情,是綿綿的懷念和永遠(yuǎn)的鄉(xiāng)愁,。
家鄉(xiāng)的味道,,盡是小時候的味道、是母愛的味道,。
兒行千里母牽掛,。在外打拼的游子,,總忘不了那兒時的記憶和故鄉(xiāng)的味道。
這味道承載著時代印記和濃厚鄉(xiāng)愁,,就像三月里放飛風(fēng)箏的那根線,,時刻牽絆著千萬游子的心。
?。ㄗ髡呦抵T城作協(xié)會員)
1 條記錄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