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潔
2020年7月2日,,我突然收到了一封來自濟南的信,是我所包靠的貧困戶家的孩子任天童寄來的,。信封上赫然醒目地印著“山東師范大學”六個大字,,信紙紙邊微皺,估計是寫信時揣摩了多遍,。
“親愛的姐姐,,感謝你,感謝政府,,感謝精準扶貧,,要不是你們,此時此刻我可能還在某個不知名的地方打工,。從我記事起,,家里的6口人,就一直擠在一間土坯房里,。由于家里窮,,考上大學那年,父親為了給我籌學費,,滿村子跑了幾天,,但每次都是低著頭兩手空空地回來,我從他那焦慮的眼神中看到了無奈,,20歲的我輟學了,。輟了學的我根本不知道要干什么、能干什么,,我發(fā)過廣告,、賣過膏藥、做過搬運工,,那時候唯一的想法,,就是掙點錢填飽肚子。如果沒有政府的大力支持與像你們這樣熱心腸的幫扶干部的無私援助,,我恐怕沒有機會上大學……”
收到這封信,,我既驚喜又感動。任天童是一個患有肢體二級殘疾的孩子,,1998年出生在辛興鎮(zhèn)張家小莊村一個貧困家庭,,家里有75歲常年臥床的爺爺,有69歲需要人照顧的奶奶,,還有一個上學的弟弟,,全家6口人擠在一間破舊的房子里,,靠父母在外打工勉強維持一家人的生活。然而,,老天并沒有眷顧這個原本就十分困難的家庭,。2015年,父親出外打工時不慎從高樓墜落導致腦部大出血,,左邊身體癱瘓,,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為給父親治病,,全家花光了所有積蓄,,還欠下不少債務。從那以后,,身子單薄的母親就扛起了養(yǎng)活全家老小的重擔,。然而,單憑母親一人在外打工的微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實在是太艱難了,。
2016年,適逢我剛到鎮(zhèn)扶貧辦工作,,包靠幫扶他們家,。在詳細了解情況后,我立即幫他們準備材料,,把他們拉到鎮(zhèn)建檔立卡貧困戶名單中,,又給他們重新辦理了低保救助,并幫助任天童申請了所在學校的國家助學金,、大學生勵志助學金和殘疾學生助學補助,。好在艱難的生活并沒有阻擋他求學的腳步,由于一直以來的堅持和努力,,他在大學創(chuàng)造了不凡的成績。這件事讓我感觸很深,。記得剛剛接觸扶貧工作時,,我曾犯過嘀咕,像我這么瘦小的女孩子,,能幫貧困戶干點什么呢,?怎么才能讓他們脫貧呢?后來在幫扶工作中我才慢慢明白,,扶貧不只是送糧送米,,而是給他們送去最寶貴的希望和最堅定的信心。
忘不了去年8月份利奇馬臺風的影響,,晚上11點,,我們頂著大暴雨,,與村干部一起開車轉移受災群眾,雨水,、汗水伴著我們嘶啞的喉嚨隨著手電筒微弱的光芒在村里回蕩,;忘不了大家在打掃殘疾戶江玉忠家房子時,他笑得滿面春風,,逢人就夸:“好,,好啊,這幾個扶貧干部真好啊……”忘不了我們厚著臉皮幫貧困戶向商家和同事親戚推銷手工板凳,、桌子,,個個都化身為推銷好手的時刻……
(作者單位:辛興鎮(zhèn)人民政府)
1 條記錄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