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草木譜》 薛林榮 著 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印象派畫家莫奈說過,,如果不當(dāng)畫家,,他愿成為園藝家,守候在巴黎近郊吉維尼小鎮(zhèn)上的莫奈花園里,,整日觀賞垂柳,、睡蓮與落日。
倘若同樣的問題問魯迅,,回答就略顯復(fù)雜了,。雖當(dāng)年果斷棄醫(yī)從文,,才有了后來的一代文豪,但事實(shí)上,,憑借魯迅的才華,,如果他愿意投入精力,在繪畫,、博物、翻譯,,或是地理地質(zhì)方面,,都可能成為一代大家,。可除了文學(xué),,我猜他最想成為的應(yīng)該是植物學(xué)家。魯迅一生眷戀草木,。上下兩卷的《魯迅草木譜》,,便主要講述了魯迅一生里如何與草木結(jié)緣。
新臺門的周家人都愛花
魯迅與草木的淵源,,要從祖輩說起,。他的祖父曾說過,雖遷徙紹興,,但他們這支周氏,繼承的是汝南周家的血脈,。汝南有個著名的文人,,就是北宋理學(xué)家,、寫過《愛蓮說》的周敦頤,??梢姡屡_門的周家人愛花是有出處的,。
魯迅的祖輩都愛花,,他筆下美極了的百草園,就是新臺門周家大宅的后花園,。園中草木鳥雀什么都有,,最惹人注目的,就是庭院里種著的一棵高大桂花樹,。
魯迅從小愛植物,,特別愛看有草木的書畫。在《小小植物家》這篇里,,薛林榮說,魯迅從三味書屋放學(xué)回來,,先在母親房里寫作業(yè),。晚飯后,,他通常手描用壓歲錢買的畫譜,。除了描畫抄寫,他還收種———把草花籽包起來,,記名收藏,留著來年種,。
二弟周作人和三弟周建人也都喜歡花草樹木,。三弟建人,在大哥魯迅建議下,,走上了植物和生物學(xué)研究的道路。二弟周作人,,雖喜草木,但書寫描述的態(tài)度卻與家兄大有不同,。魯迅筆下的百草園生動俏皮,妙趣橫生,。但在周作人看來,,“百草園的名稱雖雅,實(shí)在只是一個普通的菜園,。”(《魯迅的故家》)
想到后來兄弟失和,,雖說家庭矛盾不可避免,,但終究還是兩個人的性格迥異所致———魯迅熱情,、浪漫,對世界充滿好奇,;周作人冷靜,、質(zhì)樸,凡事自然流露,。
不過,,兄弟二人都喜歡槐樹,?!?912年5月,,魯迅隨教育部到北平,,入住宣武門外山會邑館(紹興會館)藤花別館,?!睍^南部有間補(bǔ)樹書屋,,“有槐樹藤陰之美,,幽靜獨(dú)立,?!?917年4月,,周作人來北京,,也住進(jìn)了補(bǔ)樹書屋,。他曾說,,“槐樹綠陰正滿一院,,實(shí)在可喜?!睘蹊陿?,是有水鄉(xiāng)紹興特色的樹種,,兄弟倆也喜歡,。當(dāng)然,,魯迅最愛的并非樹木,而是蘭花。他一生養(yǎng)蘭,,恐怕與紹興人愛蘭的風(fēng)氣相關(guān),。
魯迅筆下之草木
魯迅在文學(xué)作品中的植物描寫,由各自性格與寫作特點(diǎn)出發(fā),,皆為佳作。
《朝花夕拾》里有一篇懷念藤野先生的散文,文中描寫上野櫻花:“爛熳的時節(jié),,望去確也象緋紅的輕云,。”緋紅,,應(yīng)該是只有在藝術(shù)家眼里才能幻化出的顏色,?!熬p紅的輕云”,,讓我們見識了魯迅的文字充滿了藝術(shù)浪漫格調(diào),也令我們得以窺視其內(nèi)心的風(fēng)雅,。其后句,,筆鋒一轉(zhuǎn),則另當(dāng)別論,。
《魯迅草木譜》下卷中有幾篇分析了草木在魯迅文學(xué)作品里的功用,。關(guān)于草木的描寫,,不僅出現(xiàn)在魯迅的散文里,,小說里也頗為多見,。例如小說《懷舊》的開篇就寫一棵青桐,,“吾家門外有青桐一株,,高可三十尺,,每歲實(shí)如繁星,,兒童擲石落桐子,,往往飛入書窗中,,時或正擊吾案,,一石入,,吾師禿先生輒走出斥之,?!彼^“懷舊”,,寫的是魯迅的童年趣味,,思鄉(xiāng)之情。這一棵青桐,既能上天系繁星,,又能落地戲兒童,,實(shí)則寄托的是魯迅眷戀人間的深情,。魯迅手握一支妙筆,,處處生花,。
由此,,讀者或許想到魯迅《秋夜》里的名句:“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边@篇被編入了中學(xué)語文課本,,還要求學(xué)生背誦。許多不明原委的人認(rèn)為,,直接寫兩株棗樹就好,,不必啰嗦。殊不知,,這句話頗具深意。
1923年,,魯迅與周作人兄弟失和。8月魯迅搬出八道灣,,買了阜成門西三條21號四合院居住。這里也就是魯迅著名的“老虎尾巴書房”所在地,。薛林榮寫道:“魯迅剛搬到西三條時,院里只有前院的一棵棗樹,,和后院的一棵杏樹?!钡值苁Ш停囚斞敢簧袠O為悲傷的事情,。郁悶的魯迅只有透過文字開解自己,。他用簡潔而意味深長的文字,道出了兩株倔強(qiáng)的棗樹都要堅持自己的無奈,。
草木為緣
薛林榮在《攜帶水野梔子回國》一文中寫道:“1909年8月,,身無長物的魯迅從日本回國時,,隨身攜帶了一株‘水野梔子’,栽在紹興老家的庭院中,,后又贈給了他的表弟酈辛農(nóng)?!睋?jù)說,魯迅帶回來的梔子非常珍貴,,國內(nèi)無此品種。直到1949年,,上海黃岳淵、黃德鄰父子合著《花經(jīng)》,,其中列舉了六大梔子品種,仍無魯迅帶來的“水野梔子”,。
寫過《蒔花志》的周瘦鵑,,是中國著名的盆景藝術(shù)家、鴛鴦蝴蝶派的主要作家,、翻譯家,,也是《紫羅蘭》雜志的主編,。1898年,魯迅編過一本《蒔花雜志》,,他與周瘦鵑算是在職業(yè)與愛好上都相通的朋友,。
1933年,,魯迅住在上海大陸新村9號,,室內(nèi)的“且介亭”書齋布滿盆栽植物和插花,。蕭紅與蕭軍歷來被視為魯迅的親傳弟子,,常去那里,。許是蕭紅被老師房間里的綠意打動,,在《魯迅先生記》里,,專門描述了魯迅家里的花瓶,,瓶里種著幾棵萬年青。閱讀蕭紅,,我們會發(fā)現(xiàn),魯迅的博物精神深刻地影響了她。1934年,蕭紅完成了長篇小說《呼蘭河傳》,,書的第三章,蕭紅像魯迅一樣,寫起了祖父的花園,,“這榆樹在園子的西北角上,,來了風(fēng),,這榆樹先嘯,來了雨,,大榆樹先就冒煙了?!倍螅桥c祖父戴著草帽一起栽花的情形,。這大抵也說明了熱愛植物的人,,都有一顆快樂的心,。
魯迅赴日學(xué)習(xí)多年,,深受日本文人惜愛風(fēng)物的影響?;貒?,與日本友人通信,,常顯眷戀之意,。日本文人中熱愛草木者數(shù)不勝數(shù),。夏目漱石先生比魯迅年長14歲,也是購買花草書畫的達(dá)人,。漱石先生神經(jīng)衰弱,,觀賞應(yīng)季花草可以緩解心情,。這一點(diǎn),,與魯迅的“兩株棗樹”有異曲同工之妙,。
陳丹青在《笑談大先生》里議論過大先生的樣貌,,“老先生的相貌先就長得不一樣,,這張臉非常不買賬,,又非常無所謂,,非???,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臉清苦、剛直,、坦然,骨子里卻透著風(fēng)流與俏皮……”陳丹青以畫家特有的眼力透視了大先生,,描寫生動而準(zhǔn)確。
讀完《魯迅草木譜》,我與陳丹青“英雄所見略同”,。熱愛草木的魯迅,,的確有點(diǎn)兒帥,!夏麗檸
1 條記錄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