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晉芳
包裹嚴實了,,去取快遞,。因村口設(shè)有防疫安全關(guān)卡,快遞只能送到村口,。
初春,,一場大雪不期而至,漫天皆白,。望著這纖塵不染的圣潔世界,,似乎忘記了因病毒肆虐帶給人們的災難。冰碴子嘎吱嘎吱響,,街道上只有空曠與寂靜,。偶有車輛小心地爬行過,,還有那不知人間憂樂的鳥兒沒心沒肺地叫幾聲。零下七度,,風又冷又硬,,凍手凍腳,緊緊圍巾與口罩,,袖手慎行,。
墻邊一長溜垃圾桶,靜靜立著,,依然是鮮艷的綠色,。垃圾桶邊幾個垃圾袋,垃圾散落一地,,雞蛋皮,、桔子皮、青菜葉子……五顏六色,,白雪映襯下,,尤為刺眼。兩名清潔工正以蝦米的姿態(tài)撿拾地上的垃圾,。有的看樣子是被凍住了,,拾不起來,一位清潔工半直起身子,,用腳踢了幾下,,再撿到垃圾桶里。十幾個垃圾桶,,只有兩個桶里的垃圾冒出桶口,其余的應該是腹內(nèi)中空,。有什么理由不把垃圾袋扔到桶里呢,?即使工作再忙,腳步再匆匆,,也不能隨手扔在桶外,,何況這是段許多人都閑得快發(fā)瘋的特殊時期。
在這舉國上下全民抗疫的緊急時期,,醫(yī)務(wù)人員,、黨員干部、社區(qū)人員都日夜不停地奮斗在這場防控阻擊戰(zhàn)中,,他們的精神和感人事跡令人動容稱頌,。而他們———我們的環(huán)衛(wèi)工人呢?又何嘗不令人稱道呢,!他們也是這場抗疫戰(zhàn)爭中功不可沒的群體,。隔離在家的人們空前揮霍著大把的時間,。看看微信朋友圈:每天睡覺睡到自然醒,,再在被窩里忙活會手機,;電視從早開到晚,看得眼睛疼,;美食家們更是變著花樣在廚房里展示廚藝,,體重蹭蹭上升,又為減肥而發(fā)愁,;更有年輕人抱怨快憋出抑郁癥神經(jīng)病來了……而我們的環(huán)衛(wèi)工人呢,?照舊上班。街道上做清潔的多是些上了年紀的人,,他們應該是在家含飴弄孫的年齡,,卻依然在工作,且不論他們出來工作的理由,,就單是他們忙碌的,、蒼老的身影,帶給人們的也決不只是敬意,。尤其這個時期,,人們談“新冠”色變,恨不得將自己放在保險柜里,,或者用真空包裝起來,,除非萬不得已,絕不肯輕易邁出房門一步,。而我們的清潔工人們卻冒著風險在工作,。他們是平凡的,平凡得甚至讓人忘記他們的存在,。但正因為有他們的辛勤付出,,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才潔凈有序。試想,,假如他們也蝸居在家避風險,,我們的環(huán)境該是多么骯臟,日子該是多么狼狽,。他們理應得到全社會的尊重,。那些將垃圾隨地一扔的人,真的讓人憤慨,。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雖稱不上惡與善,,但最起碼的規(guī)范之舉,,也是對環(huán)衛(wèi)工人們的尊重。
我家樓上大叔在人民醫(yī)院當清潔工,,每天都聽到他來去匆匆的腳步,。早上天沒亮,樓梯上響起腳步聲,,準是他去上班了,。一次我剛打開門,正碰見他上樓,,我躲在門里跟他打招呼,,他也停下腳步,口罩上方的眼光依然那么溫和,,他說:“沒事最好別出門,。”我問他:“現(xiàn)在疫情這么嚴重,,還去上班,?”“去啊,病找人也不分時候,,多注意點就是了,,又不好撂挑子不干?!彼f得挺實在的,。就是這些實實在在工作的人,任何時候都不會打退堂鼓,。
一邊胡思亂想著,,取了快遞往回走,正好與兩位清潔工大媽隔路同行,。她們都穿著標志性的工作服,,戴著帽子、頭巾和口罩,。個頭瘦小的一手拿著笤帚,一手提著垃圾袋子,;個高的推著垃圾車,,車斗里斜著大掃帚。兩人之間隔著約有兩米的距離———此時的距離讓人心生溫暖,。她們慢騰騰地走著,,看起來很疲憊。她們當中不知誰說:“這個火候上,醫(yī)院里更忙,,兩個孩子都送來了,,還得看著大的寫作業(yè),真叫他們鬧騰暈了,,孩子們都六七天沒見到爸爸了,。”
走著走著,,兩個身影轉(zhuǎn)到一個胡同里去了,。那桔黃色漸行漸遠,如開放在冰天雪地里的鮮艷的花朵,。
我們的環(huán)衛(wèi)工人也有著美麗的名字——“馬路天使”“城市美容師”,。他們當之無愧,即使在這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特殊時期,,他們依然用行動美化著這座城市,,美化著人們的生活,也美化著人們的心靈,。他們雖然沒有戰(zhàn)斗在抗“疫”前沿,,但他們也是抗疫大軍中不可或缺的群體。
他們值得我們?yōu)樗麄凕c贊,!
?。ㄗ髡呦凳凶鲄f(xié)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