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勛紅
又到年關,又想起了小時候奶奶的剪紙窗花。小時候,,家里的窗戶是木頭格子的,,因為沒有玻璃,所以用薄薄的白紙來封窗,。為了調和白紙的單調和古板,,大家在春節(jié)期間都會用紅紙剪出各種圖案的窗花,貼在窗戶上,,以此達到裝飾環(huán)境,、渲染氣氛的目的,并寄托著辭舊迎新,、接福納祥的愿望,。
每到過年時候,奶奶才舍得讓窗戶把那件早已泛黃而又打了多處補丁的舊衣服換下來,。買來新的封窗紙,,對折平分三份,中間一份切開,,用高粱稈卷起做“卷簾門”,。在窗戶的四周和“卷簾門”上下都貼上窗花。
奶奶剪紙是以現(xiàn)實生活中的見聞事物作題材,,對物象進行觀察,,全憑純樸的感情與直覺的印象為基礎,,因此剪紙手工渾厚、簡潔,、明快,。有象征生活美好的年年有余,歲歲平安,;有象征愛情甜蜜的鴛鴦戲水,,喜鵲登梅;還有十二生肖的動物圖像等等?,F(xiàn)在已經(jīng)記不起那些惟妙惟肖的圖案,,但當時奶奶邊剪紙邊念給我聽的兒歌還記得清楚:
過年了,貼花啦
滿窗戶,,都紅啦
貼個貓,,貼個狗
貼個小孩打滴流兒
貼個老爺爺抽煙斗
貼個老奶奶滿窗走
貼兩只公雞迎風斗
雞斗 雞斗
給我孫女搟餅炒肉
我最喜歡的是奶奶的剪紙斗雞。
先把一張紅紙對折,,按照紙的大小在上面畫上公雞,,然后照著畫的輪廓用剪刀慢慢剪。奶奶穿著大襟布扣灰色上衣,,白布大腰的黑色褲子,,用栗子皮顏色的裹腿布纏著腳裸,盤腿而坐,,那雙被封建社會裹小的三寸金蓮藏在腿下,。
紙在剪刀下沙沙作響,時光在奶奶的剪刀下慢慢流淌,。陽光透過窗紙,,照在奶奶刻滿了歲月清瘦而又慈祥的臉上,臉上的皺紋隨著剪刀一上一下地跳動,。當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的大公雞呈現(xiàn)在眼前,我高興地手舞足蹈,,奶奶眉開眼笑,,臉上的皺紋似乎更多了,就像微風吹皺的波紋,,蕩漾在奶奶的臉上,。
奶奶把剪好的兩只紅公雞貼在白紙上,等紙干了,,沿著邊剪下,。把頭、脖子、身子和尾巴分別剪開,,然后再用線松松地穿起來,,把四根線合一起,找一銅錢貼在窗戶上,,然后從銅錢的洞穿過窗外,,在屋檐下固定,在繩子的尾端栓上剪剩下的紅紙,。只要有風吹動紙來回搖擺,,就會牽引屋里兩只紅公雞“戰(zhàn)斗”起來。
第二天早飯后,,奶奶就把斗雞制作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想看“雞斗”,可偏偏天公不作美,,陰冷的天氣沒有一點風。我的眼淚被心情控制了,,止不住地流,,哭著喊著:“我要看斗雞,我要看斗雞,?!蹦棠绦奶鄣卣f:“好孩子別哭了,我來當回風婆子,,讓我孫女看雞斗,。”
奶奶翻箱倒柜找出她用麥稈草縫制的蒲扇,,挪著她那三寸金蓮,,去窗外扇風。紙帶動線來回搖擺,,牽引屋里的兩只公雞活躍了起來,。昂起頭,弓起背,,翹起尾巴,,“戰(zhàn)斗”了起來。有時這只昂首挺胸展翅向前,,那只低頭匍匐,,等待戰(zhàn)機;有時這只低頭用力,,那只跳躍向前,,兩只雞形態(tài)百異,變化萬千。我目不轉睛看得如醉如癡,,只要一停下來,,我就喊“奶奶,快去當風婆婆,,快去當風婆婆,。”年幼無知的我,,哪會去想踮著小腳的奶奶年邁體弱,,直到去推磨回來的母親看見我哭著逼奶奶一直扇風,她拿著手中的笤帚旮瘩要揍我,,奶奶這才停下,。為此奶奶的胳膊一直疼了好幾天。
小小木窗,,靈動的剪紙,,成為心中美好的記憶!
?。ㄗ髡呦抵T城作協(xié)會員)
1 條記錄 1/1 頁